张翠翠把硬币摞成一摞,"你猜怎么着?今儿下课时,我看见李三木在教室后头转悠。。。"
原来李三木听说镇上要给优秀学员发证书,还能优先获得信用社贷款,立马就改了主意。
培训最后一天,镇上的妇女主任来了。三个班的学员排着队展示成果:理发班的给彼此做了新发型,豆腐班的端出热腾腾的豆腐脑,裁缝班则展示了缝制的围裙。
李梅的作品最出彩——她用碎布头拼了个牡丹花的椅垫,针脚又密又匀。妇女主任当场表扬了她,还说要推荐她去县里参加比赛。
散会后,李梅磨蹭到最后,塞给张翠翠一个布包,"嫂子。。。这是我用边角料做的头巾。。。"
布包展开,是一条蓝底白花的三角巾,边上还细心地缝了圈蕾丝边。张翠翠认得,这蕾丝是从李梅自己的衬衫上拆下来的。
回家的路上,雪又开始下了。张翠翠把新头巾包在瑛子头上,小姑娘美得直转圈。
"娘,梅子姑的手真巧!"
李大牛扛着结业发的奖状,突然笑了,"五爷爷说,明年开春要办编织班,让梅子当老师呢!"
雪粒子打在脸上生疼,张翠翠把瑛子往怀里搂了搂,头上的新头巾被风吹得呼啦啦响。
"梅子要是真能去集上接活,倒是个出路,"李大牛踩着积雪,咯吱咯吱地往前走,"我听说西头集上改裤子一条收五毛钱呢。"
张翠翠摇摇头,"开春地里活一忙,谁还有空捯饬这些?"她指了指远处隐约可见的麦田,"等过了正月十五,浇返青水、追肥、除草。。。哪样不得要人命?"
瑛子突然仰起小脸,"娘,梅子姑给我做新衣裳不?"
"做,怎么不做,"张翠翠捏了捏女儿冻红的脸蛋,"等开春卖了头茬韭菜,娘给你扯块花布。"
回到家,张翠翠把奖状贴在堂屋最显眼的位置。薄薄一张纸,却让整个屋子都亮堂了几分。她盯着看了会儿,突然说,"大牛,我想去趟镇上。"
"干啥去?"
"扯布。"张翠翠从炕柜深处摸出个手绢包,"趁着年前便宜,给瑛子做身新衣裳。顺便。。。看看集市上裁缝摊都是啥行情。"
李大牛往灶膛里添了把柴火,"你呀,就是闲不住。"
火光映着张翠翠的侧脸,她轻轻笑了,"梅子那丫头手巧,要是真能在集上支个摊,比种地强。再说了,她现在是大姑娘,手里攒点钱也好出门子。"
腊月二十三是小年,镇上大集人头攒动。张翠翠牵着瑛子,在裁缝区转了好几圈。
最热闹的是"王师傅裁缝铺",门口挂着"专做西装呢子裤"的牌子。几个小媳妇围着台蜜蜂牌缝纫机,看王师傅踩着踏板"哒哒哒"地走线。
"改裤脚三毛,做条新裤子两块五,"王师傅头也不抬地说,"要加急再加五毛。"
旁边蹲着个戴眼镜的姑娘,面前摆着块纸板:"代裁剪,一毛五"。她手里拿着粉饼,正往布料上画线。张翠翠凑近了看,那线条又直又匀,比自己用滑石打的样强多了。
"大姐要裁什么?"姑娘推了推眼镜,"我这儿有最新式的喇叭裤纸样。"
张翠翠心里一动,"姑娘,你这手艺。。。收徒弟不?"
回到家,张翠翠直接去了李梅家。院子里,李梅正踩着缝纫机给三哥做棉袄,见张翠翠来了,慌得差点扎到手。
"梅子,"张翠翠掏出块藏青色涤纶布,"想不想合伙做生意?"
她把自己在集上的见闻一五一十说了,最后指着那块布,"这是样品,你先照着瑛子的尺寸做条裤子。要是成了,开春咱俩去集上支摊。"
李梅摸着光滑的涤纶布,眼睛亮得像星星,"嫂子,我。。。我能行吗?"
"咋不行?"张翠翠笑了,"你做的椅垫,连妇女主任都夸好。"
晚饭时,李大牛听说这事,眉头皱成了疙瘩:"去集上摆摊要摊位费吧?再说你哪有时间。。。"
"我想好了,"张翠翠给男人盛了碗粥,"逢五逢十去集上,平时还在家接活。梅子手快,一天能做两条裤子,刨去布料钱,一条能挣一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