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大厨在年代文里当保姆 > 213酸菜汤(第1页)

213酸菜汤(第1页)

夏夜的风穿过新落成的信号塔缝隙,发出低沉的呜咽声,像是锅盖被轻轻掀开时那一瞬的叹息。在来来站在塔下仰头望着,那口最初的小平底锅在月光下泛着青灰的光泽,像一枚沉默的勋章。她伸手摸了摸焊得歪歪扭扭的锅柄??那是孩子们轮流敲打了一个礼拜才固定上去的,每一锤都喊着一个名字:李秀兰、林晓阳、饭团、袁长风……还有她自己。

“它真的能传到天上吗?”羊角辫女孩抱着一包晒干的南瓜藤,仰着脸问。

在来来蹲下来,把女孩额前被风吹乱的碎发别到耳后,“不一定非得传到外星人那儿。”她轻声说,“只要有人抬头看见这烟,想起某一口味道,那就到了。”

话音刚落,远处传来摩托车的轰鸣。邮递员老张冲进校门,头盔都没摘:“又来了!三十七封!全国各地的!还有国外寄来的!”他把一捆信甩在操场上,像撒下一地落叶。

孩子们蜂拥而上。小胖子抢到一封印着维多利亚港邮戳的信,激动得声音发抖:“是香港!写给‘会做妈妈红烧肉的人’!”他念出地址时,瘦男孩突然从厨房跑出来,围裙上还沾着面粉。

“是我的!”他一把夺过信,手指微微发颤,“我……我爸爸以前在码头做工,他说最爱吃我妈炖的红烧肉……后来他们离婚,他就去了香港……十年没联系……”

全场安静下来。在来来接过信,轻轻拆开。信纸很薄,字迹潦草,却一笔一划极认真:

【我不知道你们是谁,但我在新闻里看到了那棵树开花的照片。我女儿上周给我打电话,说她梦见奶奶做的红烧肉,醒来哭了。我翻箱倒柜找出一张旧照片,背面写着做法:糖色要炒到琥珀色,肉要冷水下锅,焯完再用黄酒泡两小时。我想试试,可总差那么一点魂儿。能不能告诉我??你们是怎么让味道‘活’起来的?】

在来来读完,缓缓抬头。她看向瘦男孩,“你愿意教他吗?”

男孩咬着嘴唇,良久,点点头:“我要录个视频。从头开始。告诉他……我妈每次炒糖色的时候,都会哼《茉莉花》。”

当晚,厨房车灯火通明。瘦男孩穿着最干净的围裙,对着手机支架一遍遍重拍。第一次,手抖洒了油;第二次,糖炒过了头;第三次,他终于稳稳地将滚烫的糖浆倒入五花肉中,滋啦一声,香气弥漫整个车厢。

“我爸……”他忽然停下,声音哽住,“他走那天,我妈就在灶前做这道菜。我没吃,摔了碗。后来才知道,她是想让他记住家的味道。”

镜头继续录着,没人说话。只有锅里的汤汁咕嘟作响,像一场迟到了十年的对话。

视频上传后第三天,回信抵达。附带一张照片:一间狭小的出租屋厨房,墙上贴着打印出来的教学截图,灶上摆着一锅刚出锅的红烧肉,旁边放着两副碗筷。

信上只有一句:【我接她回来了。下周,带她来见你。】

与此同时,西北牧区的雪季提前降临。林晓阳被困在帐篷里整整五天,风沙堵死了门窗。他靠半袋糙米和冻干的萝卜条撑着,夜里就着煤油灯翻母亲的菜谱。翻到一页夹着干枯花瓣的纸页,上面写着:“玫瑰酱,春分采,阴干七日,加蜂蜜封坛。治心闷,解郁结。”

他怔住了。母亲从未提过会做玫瑰酱。可他记得,每年春天,院角那丛野玫瑰开得最盛时,她总会独自站很久,然后默默剪下一枝,放进枕头底下。

“原来她也在藏思念。”他喃喃。

暴风雪停歇后,他徒步三十里找到一处废弃温室。玻璃碎了一地,但土里竟还埋着几株冻僵的玫瑰根。他刨出来,带回教学点,用羊皮袄裹着保温。第七天,一根嫩芽破土而出。

孩子们围着他跳起来:“林老师!花活了!”

他笑着流泪:“明年春天,我们做玫瑰酱。每人一瓶,寄给最想见的人。”

消息传回江城,周建国??那位餐饮集团CEO??立刻调拨资源,在全国十二个偏远地区同步启动“玫瑰计划”。他亲自飞往云南山区,找到一位九十岁的苗族阿婆,她说自己年轻时用山野玫瑰配药膳,能让人“吃了梦见故人”。

“那你愿不愿意当首席风味顾问?”周建国跪在老人面前,双手奉上聘书。

老人眯眼看了他许久,忽然问:“你妈是不是叫周玉芬?扎麻花辫,左耳有颗痣?”

周建国浑身一震:“您认识她?”

“她在我这儿待过两年。”老人颤巍巍从箱底翻出一本发黄的笔记本,扉页上一行小字:【若天下无母,愿我代炊。】“她走那天,教会我做一道玫瑰蒸蛋。说这味道,能让离家的孩子梦里回家。”

周建国抱着笔记本走出山寨时,天空骤然放晴。他打开手机直播,对着镜头说:“从今天起,‘回家食堂’每卖出一百份玫瑰系列菜品,就种一棵玫瑰树。我们要让中国地图,开满思念的花。”

而在边境小学,“月光共食”仪式已进入第三轮。孩子们不再只是对着月亮说话,而是开始尝试“味道编码”??把情感转化成可传递的信息。小胖子发明了“哭笑指数”:眼泪越多,辣椒少放一半;笑声越响,糖多加一勺。自闭男孩则悄悄在每道菜里藏一片姜,因为林晓阳说过:“姜暖胃,也暖心。”

袁长风远程接入系统,将这些数据输入“情感共振模型”。某夜,程序突然报警:西南方向出现持续性生物电信号波动,频率与“妈妈的味道”核心曲目《月下小炊》高度吻合。

他连夜联系航天基地。赵志远回电:“不是错觉。卫星捕捉到一组异常热源,集中在你们信号塔周边。更奇怪的是,空气中检测到微量挥发性有机物??成分接近炖鸡汤中的脂类分子。可那个高度,不该有炊烟存在。”

“除非……”袁长风盯着屏幕,“思念真的改变了物理规律。”

他调出历史数据,发现每一次大规模共食活动后,当地电磁场都会出现短暂紊乱。而紊乱峰值,恰好与参与者情绪强度曲线重合。

“我们在制造一种新的能量。”他在日志里写道,“不是电力,不是核能,是‘念力’??由千万口锅共同点燃的集体记忆之火。”

这一结论传开后,舆论哗然。科学家质疑,媒体追捧,宗教团体甚至宣称“这是神迹的烟火显化”。唯有孩子们不动声色。他们在信号塔下立了块木牌,上面用炭笔写着:“我们只是想让爸妈尝一口饭。”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