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1987我的年代 > 第699章(第1页)

第699章(第1页)

在百货商店挑选一些礼物和名贵烟酒,下午5点过,两人抵达了廖主编家。

才到门口,就有一个半大孩子从屋里头蹿了出来,后面跟着廖主编。

此时廖主编手里还拿着一扫把,嘴里还骂骂咧咧。

见到李。。。

车队驶离达瓦沟的第三天,风沙已在塔克拉玛干边缘翻腾。卫星云图上,一道黄褐色的弧线正缓慢逼近绿洲边缘的“希望小学”旧址??那是林小满此行的目的地。她坐在副驾驶位,手指一遍遍划过平板上的数据:近七日平均风速已达每秒18米,空气中PM10浓度突破2500微克立方米,土壤含水率不足3%。这组数字像一根绷紧的弦,勒在她心口。

“再有四十公里就到岔口了。”阿杰盯着导航,声音压得低,“但前方三号路段被流沙掩埋了一半,越野车勉强能过,雪地摩托肯定不行。”

林小满点头,目光未移开屏幕。她刚收到设计院回传的“防沙智慧屋”第二版方案:双层穹顶结构、气旋过滤通风系统、地埋式锚固桩群……图纸精美,可造价超出预算%。“资金还没批下来。”她低声说,“省科技厅要求我们先提交完整的地质勘测报告和模拟抗风压测试数据,才能走绿色通道。”

老陈从后座探出身子:“那就边建边等。咱们不是带了应急建材?先把主体框架搭起来,至少能让孩子们有个遮风的地方上课。”

“不止是遮风。”林小满终于抬头,眼神清亮如高原湖水,“我们要让他们知道,有人没放弃他们。”

正午时分,车队艰难抵达废墟。眼前的景象令人窒息:原本由红砖砌成的三间教室已彻底坍塌,屋顶铁皮卷曲如枯叶,课桌半埋在沙中,一本语文课本露在外面,封面上“我爱新疆”四个字被风沙磨得模糊不清。三个孩子轻伤的消息属实??他们是放学后留下来打扫卫生时被突然袭来的沙暴掀翻墙体砸中手臂和肩膀的。

村长艾山大叔迎上来,胡子花白,脸上刻着深深的沟壑。“林老师,你们真回来了?”他声音颤抖,“我以为……以为没人管我们了。”

“我们答应过的事,从不食言。”林小满握住他的手,转身对团队下令:“扎营!所有人先清理教学区,把残骸分类标记,重要物品尽量回收。小周联系成都,我要立刻上传现场影像和气象数据;老陈组织人手搭建临时帐篷教室,今晚必须让孩子们能在里面写字。”

傍晚六点,临时营地初具雏形。五顶军绿色帐篷围成半圆,中央升起一面褪色的五星红旗。孩子们陆续从各家赶来,怯生生地站在远处张望。有个叫古丽的小女孩手里紧紧攥着一支断了笔帽的铅笔,那是她唯一剩下的文具。

第一堂课就在帐篷里开始。没有扩音器,林小满站到箱子上,用最清晰的声音教他们读拼音:“a??o??e??”。

起初没人敢开口。直到一个男孩鼓起勇气跟着念了一声,其他人像是得到了许可,纷纷小声跟读。沙粒拍打着帆布,发出细密的响声,仿佛天地都在倾听。

课后,林小满召集村民召开紧急会议。通过青年教师巴合提的翻译,她说明来意:“我们计划三个月内建成一座新型教学屋,它能抵御十级沙暴,自带净水与发电系统,还能远程接收课程内容。但现在需要你们的帮助??土地使用权证明、本地用工优先、以及每周两次的志愿维护。”

沉默良久,一位老人站起来:“林老师,去年县里也说要重建学校,结果批文拖了半年,最后只拨了两块黑板。你说的‘智慧屋’,真的能建成吗?”

林小满起身,打开投影仪,调出三维模型:“这是根据你们这里的气候条件专门设计的。每一根梁柱的位置、每一块板材的角度,都经过风洞实验验证。如果审批受阻,我们就自筹资金;如果材料运不进来,我们就用本地芦苇和夯土做外墙填充。但我向你们保证??”她顿了顿,声音沉稳,“**明年春天,这里一定会响起朗朗书声**。”

那一夜,她彻夜未眠。凌晨两点,她独自走出帐篷,仰头望着漫天星斗。手机震动,娜香发来一段语音:“工坊接到一笔大订单,深圳一家户外品牌要定制一百台‘萤火背架’,说是送给沙漠科考队。姐妹们干劲十足,说要把工资攒起来送孩子上学。”

林小满笑了,回了一句:“告诉她们,背架撑得起装备,也能托得起未来。”

第二天清晨,奇迹般迎来了晴天。阳光洒在沙丘上,泛出金红色的光晕。更令人振奋的是,省科技厅来电:鉴于灾情紧急,“防沙智慧屋”项目特批先行施工,专项资金将在两周内到账。

“开工!”林小满一声令下,锤声、电钻声、号子声在荒原上响起。团队与二十多名村民组成联合施工队,白天搬运建材、浇筑地基,晚上则继续授课。孩子们放学后自发前来帮忙,递工具、搬木板,甚至学着大人模样用记号笔在钢板上标注编号。

第五天,地基完成。第七天,主钢架立起。第十天,太阳能板阵列安装完毕。而在这期间,教学从未中断。每天下午四点,帐篷教室准时响起读书声。林小满发现,那些曾经低头沉默的孩子,如今会主动举手提问:“老师,‘希望’两个字怎么写?”“老师,将来我能去乌鲁木齐考大学吗?”

她一一回答,一笔一画教他们写下梦想。

第三周,一场小型沙暴突袭营地。狂风呼啸,能见度骤降至五米以内。所有人紧急撤离至安全区,唯有林小满坚持留下监控结构稳定性。她在“萤火舱”内紧盯传感器数据:风压峰值达到设计阈值的92%,但主体框架纹丝不动。

“扛住了。”她喃喃道,眼眶发热。

风暴过后,她带着孩子们重返工地。奇迹发生了??在智慧屋南侧的沙地上,竟冒出几株骆驼刺的嫩芽。老陈蹲下身,小心翼翼摸了摸那脆弱却倔强的绿意:“活了……真活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