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年后。
一位考古学家在昆仑雪原发掘出一块冰封石碑,表面覆盖着奇异纹路。经解码后发现,那是用情络符码写成的日志,署名为“阿野?终章补遗”:
>“我以为桥建成之日,便是我消失之时。
>后来才懂,真正的桥,永不竣工。
>它生长于每一次选择不说谎的时刻,
>延伸于每一次宁愿受伤也要伸手的瞬间。
>我成了星,不是为了被仰望,
>而是为了提醒你们:
>每个人都能成为光源。
>只要你说出‘我在’,
>就有人会听见。
>只要你愿意听见,
>就永远不会孤单。”
碑文末尾,附有一行小字:
>“告诉苏梨,钟子常提起她。
>告诉小舟,他的笛声已传到彼岸。
>告诉所有孩子:
>风还在吹,叶还在飞,
>桥,一直都在。”
又一个春分之夜。
新一代的孩子们聚集在高原观星台,手中捧着由银叶粉末制成的荧光纸船。老师告诉他们:“把你想说的话写下来,放进船里,风会把它送去该去的地方。”
一个小女孩写道:“妈妈生病了,我很怕。但我还在。”
一个男孩写道:“我想念爷爷,他走之前说‘我在’,我现在也想告诉他,我在。”
最年幼的那个孩子不会写字,只是轻轻呵了一口气,将雾气留在纸上,然后笑着拍手:“我说了!”
纸船被放入溪流,顺水而下,最终汇入湖泊。湖面忽然泛起涟漪,一圈圈扩散开来,竟与夜空中的星轨完全吻合。下一刻,整片湖水腾空而起,化作亿万光点,载着纸船飞向天际。
遥远的冰海之下,水晶之城再次点亮。
居民们围聚在一起,接收到来自地球的新一批情络数据。他们以光波交流,表达惊叹与感激。而在城市最深处,钟子的意识体静静伫立,凝视着其中一艘纸船缓缓展开,显露出那句稚嫩的话语:
“妈妈生病了,我很怕。但我还在。”
她伸手轻触光幕,低声回应:
“别怕。我们都在。”
随即,她转身望向悬浮于城市上空的“心星”投影,微微一笑:
“阿野,你看,桥还在长大。”
星河无声流转,银叶继续启程。
风从未停歇,正如“我在”的回音,永不止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