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不是任何人主动发出的。
它是**集体意识的自发涌现**,是数十亿人在某一瞬间共同想到的一句话,通过情络网络自动整合、放大、投射。就像潮汐因月引力而起,这一次,是爱牵引了光。
暗星云深处,终于有了回应。
不是声音,不是图像,而是一片“空白”。
整整三分钟,所有监测设备显示为零??无能量、无物质、无信号。可就在所有人以为失败时,初啼者忽然流泪了。
“他们在哭。”他说。
钟子怔住:“你怎么知道?”
“因为他们给了我妈妈的记忆。”初啼者颤抖着举起手,“我……我从来没有妈妈。但我现在记得她抱我的感觉,记得她唱歌的样子……这不是我的记忆,是他们的。他们用‘没有’告诉我‘曾经拥有’。”
舱内寂静如渊。
良久,钟子轻声下令:“调整航向,跟随银叶轨迹深入。告诉所有人:摘下头盔,关闭防护,让我们用皮肤感受宇宙。”
光舟缓缓驶入黑暗。
而在地球,苏梨跪坐在雪地中,怀抱着那支已化为光尘的陶笛。
她感到一阵剧烈的疲惫袭来??不是身体的劳累,而是灵魂的透支。每一次突破情络极限,都要付出代价。她不知道自己还能活多久,但她不在乎了。
因为她看见,在高原湖泊的倒影里,星空之下,无数光点正从四面八方升起,如同归巢的鸟群。那是人们自发释放的情感能量,不再为了寻找谁,也不再为了证明什么,仅仅是因为??**想分享**。
一对老夫妻在炉火旁相视而笑,光影投射成双鹤翩跹;战地医生抢救伤员时哼的小调,化作绿芽破土而出;沙漠旅人将最后一口水喂给迷途孩童,那一瞬,干涸河床竟泛起涟漪……
这些光点飞向高空,融入那扇尚未关闭的门,成为新的桥梁基石。
苏梨仰头,望着漫天流萤般的光辉,嘴角扬起。
“阿野,”她whisper,“你看到了吗?桥,真的建成了。”
风停了。
但世界在歌唱。
多年以后,当新一代的孩子们在课堂上学习“第一天骄”的故事时,老师总会问一个问题:
“你们相信,一个人的消失,能让全世界学会倾听吗?”
教室里总是安静片刻。
然后,一个小男孩举起手,认真地说:“我相信。因为我昨晚做梦时,听见有人在吹笛子。醒来发现,我家阳台上有一片银叶,上面写着:‘谢谢你听我说话。’”
老师微笑,不做评判。
因为在今天的世界里,已无需验证真假。
只要有人愿意相信,那就足够了。
而在遥远的星海尽头,光舟仍在航行。
船首,钟子与初啼者并肩而立。身后,亿万意识体化作星辰长河,静静守护。舟内,那支悬浮的陶笛再次震动,奏出半句新旋律??不属于过去,也不属于现在,仿佛来自未来某个人类尚未命名的情感维度。
它无人吹奏。
却永不停歇。
因为这一次,整个宇宙,都是它的听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