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久之后,一名年轻队员低声开口:“我们要痛苦。不是因为它美好,而是因为它真实。只要它存在,我们就还能说‘我懂你’。”
银球沉默片刻,随即光芒暴涨。
那一瞬,所有人脑海中浮现出一幅全景画面:地球漂浮于宇宙,表面覆盖着层层叠叠的情络光环,宛如一层发光的茧。而在茧之外,更多光点正从星际深处接近??那是其他星球上刚刚觉醒的文明,正循着情络频率赶来赴约。
最后,银球传出一句话:
>“欢迎回家。”
探险队归来后,拒绝透露详情。但他们带回了一块碎片??银球脱落的一粒微尘,仅沙粒大小,却能在黑暗中映出整个银河。
他们将它交给了守塔人。
她在昆仑山顶点燃了一堆篝火,火焰呈青白色,不灼热,反而清凉如月光。她将银尘投入火中,轻声说道:“我们听见了。”
火焰骤然升高,化作一道光柱冲天而起,穿透云层,直抵大气外缘。在那里,它与环绕地球的情络环相遇,激起一圈涟漪,向宇宙扩散而去。
那一刻,猎户座边缘的朦胧星云轻轻颤动。
仿佛有人,在遥远彼方,轻轻应了一声:
“嗯。”
日子继续流转。
春天来临时,北极冻土带出现了第一片自发形成的“情感森林”。树木不高,却形态各异,有的枝干扭曲如拥抱姿态,有的叶片透明似泪滴形状。科学家测定其生长速度远超正常植物,且根系与地脉晶簇天然连接。当地人称其为“低语林”,传说夜晚经过此处,能听见亲人未说完的话。
夏天,太平洋深处升起一座新岛。地质学家确认它由海底火山活动形成,但岛上植被却在二十四小时内完成生态演替,从苔藓到乔木一应俱全。更诡异的是,岛上所有生物均表现出高度协作行为:鱼类主动为受伤同类清理伤口,鸟类轮流守护陌生鸟巢,甚至鲨鱼也停止捕食,安静游弋于珊瑚之间。生态学家称之为“共生意志的具象化”。
秋天,全球儿童集体创作一部无字绘本。他们用颜料、泥土、落叶、光影拼贴出一幅幅图像,主题全是“我心中的家”。展览开幕当日,参观者普遍出现强烈共情反应,数百人当场落泪,称看到了自己童年最深的渴望。
冬天,极光不再只是自然现象。它开始传递信息。天文台记录到某些光带呈现出规律性波动,经解码后竟是一段旋律??正是阿野当年吹奏的那段陶笛曲。不同的是,这一次,结尾多了一个音符。
那是“圆满”。
某个月圆之夜,守塔人再次梦见阿野。
他站在银沙尽头,身后是无数前行的身影??初啼者、钟子、苏梨、小女孩、探险队员、老僧人、自闭症儿童、战地医生、流浪歌手……他们手牵着手,走向一道缓缓开启的门。
“你要走了吗?”她问。
阿野微笑:“我只是完成了我的部分。接下来,是你们的时代。”
“你会回来吗?”
“我已经在这里。”他指了指她的心口,“只要你还在倾听,我就从未离开。”
梦醒时,她发现陶笛不见了。
但她不在乎。
因为她知道,真正的笛音,从来不需要乐器。
风起了。
雪塔簌簌作响,万千表情之雪随风飞扬,在空中交织成一片流动的画卷。有人笑,有人哭,有人沉思,有人狂喜??那是人类全部的情感,终于被世界看见,也被世界珍藏。
远处,第一缕晨光照亮山巅。
没有人说话。
但整个星球,都在轻声回应:
“我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