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至正午,孟允抒从椅子上起身,活动了一下酸痛的脖颈,而后穿过中庭,来到前面的店铺中。
她见秋盈还在忙碌,就简短地和她打了声招呼:“秋盈,我要外出采访,不到两个时辰就能回来。社中事务就先交给你了。”
“等等。”秋盈叫住孟允抒,喊来其他伙计应付顾客,腾出空赶到她身边问,“你要去何处采闻?”
“揽月阁。”孟允抒回答,“最近那里推出了几道新的特色菜,有不少人对其感兴趣。”
秋盈点头,又免不了叮咛她几句安全问题。
孟允抒打趣道:“都这么久了,你还在担心我。社中那么多事,还不够你操心的?”
秋盈不好意思地笑笑,转而问她:“这种选题怎么会落到你头上?”
在过往的新闻选题当中,孟允抒往往会选择难度较高的任务,或是被其余人挑剩下的主题。本来美食测评是份好差事,按理来说应当甚是抢手,不会由她进行采闻。
“我们现在的资金不足,探官的采闻费用申报上去后,最起码要过上一月才能收回花销。”孟允抒说,“揽月阁的菜品价格高昂,没人想预先垫付。”
秋盈轻轻叹息:“等我们再积累些名气,这些问题就能迎刃而解了。”
名与利总是相伴相生的,当一种报纸的名号足够响亮,自然会有人主动请他们打广告做营销,达成合作共赢的伙伴关系。
孟允抒不想走捷径,就只能扎扎实实地从无名小卒做起,自己想办法推广他们的报纸。
“说不定近日我们就能碰上桩爆款新闻,接着就名声大噪。”
她和秋盈调侃一番,向她告辞后前往揽月阁。
孟允抒刚跨进揽月阁的门槛,便闻到扑鼻而来的香气。
现在正是饭点,作为京中规模最大、最有名气的食肆,揽月阁已经坐满了人。他们桌上的菜品种类繁多,从绣吹羊到蟹酿橙,从煎黄雀到杏酥饮,各种菜系一应俱全。佳肴混着美酒,谈笑和着酒令,店小二忙着上菜送客,好不热闹。
一个伙计瞅见在门口张望的孟允抒,乐颠颠地跑过来问:“姑娘一个人?”
孟允抒点头:“听说揽月阁近日出了不少招牌菜品,我特意来尝尝鲜。”
她又提出自己的要求:“有劳你为我寻处一楼的座位。”
揽月阁的二三楼都是雅间,她可不想付额外费用。
“好嘞,您这边请。”
店小二引着孟允抒在一处空桌上坐下。这张桌子离楼梯很近,她能听得见往来食客的脚步声在她头顶咚咚作响,甚是吵闹。
那伙计也意识到这一点,在孟允抒还没开口前就赔着笑说:“姑娘,真是对不住,这会店里人多,没几个空位,您先将就着吃。待会我请老板给您抹个零,您看如何?”
孟允抒心想,难怪揽月阁能成为京中一流的食肆。就冲这眼力见儿和服务态度,它要是不受欢迎简直天理难容。
然而,随着她接过伙计拿来的菜单,将上面的条目一一看下去,她的笑容逐渐消失。
在价目表上,和前面的那列整数相比,后缀的那点零头简直不足挂齿。
“买家不如卖家精”真是一句颠扑不破的真理。
她正准备忍痛点单时,头顶的楼梯上忽然传来一个熟悉的声音。
“我只是秉公办事,并未帮上你什么忙。无功不受禄,潘掌柜不必如此客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