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子?”晏昭上下打量了下眼前的男子,心思微沉,“不知是哪位世子?”
“您见了就知道了。”那男子面上是纹丝不动的笑容,并不作正面回答。
晏昭半垂下眸子,瞧见了身后拐角里蜿蜒出的人影。
她心下有了决断。
“请您前面带路吧。”
少女展颜一笑,不卑不亢地朝着面前人作揖行礼。
她跟着男子走进了一旁的茶楼。
到了二楼包间,引路男子将房门打开,随后朝着里面微微低首后便退下了。
只留下晏昭独自站在门口。
“怎么不进来?”
清冷如玉石相击的声音响起,房中人背朝门口,正坐于窗前品茶。
“未得世子首肯,不敢轻率。”晏昭垂眸答道。
“呵……”他放下杯盏,食指处一枚青玉戒指于光下一晃,直教晏昭心头震颤,迅速避开了视线。
“倒不知晏家门风如此严肃,竟能养出晏小姐这般守矩重礼的品格。”
闻言,晏昭忍不住在心中哂然一笑。
若是她真如晏家对外所说那般从小养在江南且刚刚回京的话,可能真的会被这句话刺痛。
这不是暗里讽刺“晏昭”没受过什么大门大户的家风熏陶,才至于如此畏首畏尾、小家子气吗?
只不过这话在她耳中,恰似风吹落叶,一扫无痕。
“世子过誉了,昭刚刚回京,有些规矩还不是太清楚,因此小心了些,还望您见谅。”她顺势而下,且做了一副谦卑模样。
“咔哒——”
一声轻响,那截月白锦袍悠悠地飘动了一下,房中人转过身来,带起一点座椅移动的声响。
“进来吧,不必拘礼。”他像是终于失去了耐心,结束了和晏昭的嘴上机锋。
晏昭缓步进门,慢慢抬起了头。
视线相触那一瞬,两人都是一怔。
往日清冷贵气的襄亲王世子,如今肉眼可见地消瘦了许多,脸色苍白如雪,眼尾泛红,两睫颤颤,倒像是咳疾的症状;眼神中透着一股子死气——这与他之前的淡漠不同,是向下的、阴沉的、无望的。
此时,这双带着死气的眸子正一下也不错地看着她。
或者说,看着她的脸。
“怪不得、怪不得……”殷长钰口中喃喃道。
他像是失了神一般,往后连退了几步,直到后腰压上窗沿,这才像是猛然惊醒般一手抓住了旁边的椅靠,迅速移开目光,垂着头不知道在想什么。
“你、你是何时回京的?”半晌之后,他这才再次开口。
“回世子,七月初二。”少女站在不远处回答道。
连声音也像。
——殷长钰怔怔地想着。
等等,七月初二?
他突然语气又急促起来,慌忙问道:“你确定?若有欺瞒,定饶不了你!”
玉君是七月初九去的,如此一来便对不上了。
“昭不敢有假话,世子若是不信,也可去外头打听一二。”
晏昭此时是有十足的底气。
童玉君所在的道观离京城不远,难保日后会遇见相熟的人,于是晏家便将她回府的日期提早了几日,七月初二那天,派了一众家仆从城外簇拥着马车直到晏府,几乎是张扬地告诉别人自家小姐回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