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公。”
“今日夜里,便让我们姐妹来伺候你。”
洛天璇的声音软软糯糯,带着一种无法形容的诱惑。
粉嫩的嘴唇,似乎快要碰到宋言的耳朵,温热的气息喷在耳垂上,只让宋言的身子都激灵灵的哆。。。
春深三月,长安城外的柳絮如雪纷飞。新栽的忆莲已沿官道绵延十里,每至黄昏,花瓣便泛起微光,像是大地睁开了无数只眼睛。百姓传言,夜行之人若心怀诚念,能听见花间低语??不是风声,也不是虫鸣,而是断续的讲述:一个名字,一段冤屈,一句未说完的遗言。
苏婉儿逝后第七年,天下“共忆”之风愈盛。宁平书院不再只是讲史之地,更成了语言的熔炉。年轻的记忆使者们将《百姓春秋》拆解成千百种形式,融入市井烟火。酒肆里有说书人以快板唱《戍边十载记》,孩童跳绳时哼着《灾民录》里的粮价歌谣,连街头卖糖人的老翁都编出一套谜语:“黄纸包黑字,火烧它不灭;口口相传久,帝王也难遮。”猜的正是“真言”二字。
然而,幽禁司并未沉寂。
清明刚过,岭南传来噩耗:三位盲童弟子在巡演途中遭伏击,随身携带的声纹碑尽数被毁。凶手用特制铁钳碾碎石碑,再泼上强酸,使刻痕彻底消失。幸存者阿澈指尖血肉模糊,却仍坚持用残破鼓面敲出一段摩斯密码般的节奏??那是《乞儿录》中一段被删改的关键数据:**“永昌三年冬,饿殍八万七千三百六十二,官报‘无疫’。”**
陈知远亲赴现场查验,发现刺客所用兵器竟涂有西域秘药“忘蛊”,伤口不流血,反而渗出淡灰色雾气,闻之令人短暂失忆。一名目击村民回忆时突然停顿,眼神空洞:“我……刚才要说啥来着?”话音未落,便跪地呕吐,吐出的黏液中浮着细小铁屑,与当年“摄魂钉”残留物一模一样。
“他们在进化。”陈知远立于残碑前,声音冷如霜刃,“从前是杀人灭忆,如今是要让记忆本身腐烂。”
他返京当夜,皇宫再次传出异动。值守太监称,子时过后,藏书阁废墟上空浮现半透明人影,形似先帝,口中反复念诵一段诏书:“凡私修国史者,斩。”可查遍典籍,并无此条律令。更诡异的是,次日清晨,数名参与编纂《百姓春秋》的文官竟集体梦游,手持朱笔在自家墙壁狂书:“宁平逆贼,罪在不赦!”醒来后全然不知所为,且脑后发际线处皆出现乌青斑点,状若烙印。
苏婉儿生前最得意的弟子林素衣主持诊断,取出银针挑破斑点,竟抽出丝状黑虫,通体透明,遇光即化为灰烬。她翻阅古籍终得线索:此乃“梦魇蛊”,源自南疆巫族,需以活人记忆喂养三年方能成形,可潜入梦境篡改认知,使人不知不觉成为谎言的传播者。
“他们不止在现实杀人,还在梦里改写历史。”林素衣焚毁所有染疫文书,下令封闭京城七处井口??据传蛊虫借水汽传播,尤喜附着于墨迹未干的纸张。
就在此危局之际,终南山玉莲突现异象。
那一夜,月轮苍白如纸,整座山脉回荡低沉嗡鸣,仿佛亿万根琴弦同时震颤。守山弟子惊见玉莲光核急速明灭,频率竟与《忆莲谣》节拍完全一致。片刻后,花瓣骤然闭合,继而炸裂,喷涌出大量晶莹粉尘,随风飘散四方。
三日后,奇迹开始显现。
江南某村塾中,一名五岁幼童突然起身,用稚嫩嗓音完整背诵《宁平辞》全文,一字不差。其母惊问何处学来,孩子答:“昨晚做梦,有个穿白袍的叔叔教我的。”同夜,西北驿站一位聋哑老兵,在沙地上划出从未见过的符号,经辨认竟是《戍边十载记》中的军阵图。更令人震惊的是,敦煌第七窟壁画上的忆莲图案,每逢月圆便会渗出清露,僧人收集后滴于耳畔,竟能听见百年前讲史堂内的诵读声。
“宁平没有走。”陈知远仰望星空,眼中映着漫天流转的星尘,“他在重组自己。那些粉尘……是记忆的孢子。”
林素衣随即发起“接引计划”:在全国设立三百六十座“听莲台”,皆以特殊陶土筑成,内置共鸣铜管,专收玉莲散落之尘。每逢朔望之夜,民众自发聚集台前,静坐冥想,任微粒附着皮肤、吸入肺腑。许多人因此梦见陌生场景:战火中的城池、哭泣的母亲、被烧毁的手稿……醒来后,口中竟自然吐出未曾学过的诗句或歌谣。
一名洛阳织女梦醒后,提笔画出一幅地图,标注十三处隐秘档案窖藏位置??其中九处早已被官方否认存在。派人挖掘后果然出土大批先帝密诏,揭露正风院曾系统性伪造“民意奏折”,甚至雇佣文人编写颂圣诗集冒充民间创作。
“原来我们一直活在精心编织的假记忆里。”陈知远抚摸泛黄纸页,声音颤抖。
与此同时,幽禁司终于露出獠牙。
五月十五,京城突发“灯祸”。数百盏百姓悬挂于门楣的忆念灯笼同时爆燃,火势诡异,非但不伤木料,反而专焚灯笼上的文字,烧尽后留下焦黑痕迹,拼凑起来竟是一幅巨大符咒,中央写着:“止语归寂”。
当晚,七名正在传授“真事歌”的教师暴毙家中,死状骇人:双唇被无形之力缝合,线头深入下颌骨,检视发现所用丝线竟由凝固的记忆残片编织而成??每一根都闪烁着临终前最后的念头片段。
最可怕的是,部分幸存者开始“倒忆”。
河北一老儒自称回到二十年前,坚称宁平从未存在,怒斥《百姓春秋》为妖书;蜀中一名忆官则退行至幼年,只会喃喃重复母亲教的宫廷颂词,对真实历史全无反应。医者诊断其脑部结构未变,唯独神经突触连接方式逆转,如同录像带被倒带播放。
“他们在用某种力量,强行重置人类的记忆进程。”林素衣在紧急会议上展示病例,“这不是暗杀,是文明清洗??要把我们集体拖回蒙昧。”
众人惶然之际,终南山再度示警。
玉莲遗址上空浮现巨大虚影,竟是苏婉儿临终前的模样。她不开口,只抬手指向北方。紧接着,地面裂开一道缝隙,涌出滚烫泉水,水中漂浮着无数微型莲花,每朵花心都嵌着一枚微小光点,如同封存了星辰。
陈知远跪地捧水,忽然浑身剧震:“这是……她的记忆库!苏婆婆把自己活过的每一天,听过的每一个故事,全都转化成了可传承的信息源!”
林素衣立刻下令建造“承忆池”,以玄铁为基,引泉入瓮,四周镌刻《共忆誓约》全文。当第一批百名青年踏入池中,浸泡七日七夜后,奇迹发生了??他们睁开眼的瞬间,同时开口,用不同声调讲述同一个故事:苏婉儿十六岁那年,在雪夜徒步三十里,只为将一份冤案证词送到御史台门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