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中,一对多年冷战的夫妻参与测试。当丈夫戴上耳机听到妻子内心独白时,当场崩溃:“原来每次我说‘随便你’,她都觉得整个世界塌了……”
目前已有超过三百名志愿者完成初步体验,反馈高度一致:
“我不是学会了倾听,而是终于敢承认??我一直都在逃避听见。”
联合国“倾听计划”办公室立即宣布,将在全球一千座城市部署“聆桥”试点站,并邀请陈默担任艺术顾问。他在回信中只画了一幅图:两个人面对面坐着,中间空无一物,但彼此眼中都有对方的倒影。
---
七月七日,东京街头发生一起离奇事件。
一名白领女子在地铁站突发情绪崩溃,蹲地痛哭。周围乘客起初犹豫观望,但很快有人掏出手机打开一款新上线的应用程序??“共感频道”,这是基于共声环协议开发的民间通讯工具,允许用户匿名分享实时情绪状态。
短短三分钟内,方圆五百米内有二十七人接入同一频道。
他们并未说话,也没有靠近,只是静静地站着,或低头,或闭眼,任由自己的呼吸节奏慢慢趋同于那位女子。
奇迹发生了。
女子抽泣渐止,抬起头,望向人群,轻声道谢。而就在这一刻,站台顶部的日光灯管忽然闪烁,拼写出一行短暂存在的日文:
>「あなたはひとりじゃない」
(你并不孤单)
监控录像反复回放,技术人员确认没有任何黑客入侵痕迹。而那款APP的后台数据显示,当时传输的并非语音或文字,而是一段纯粹的声波模式,频率与九月十九日的呼吸声几乎一致。
---
冬天再次降临哀牢山时,那株植物结出了第二枚果实。
比第一颗更大,通体呈半透明琥珀色,内部似乎有液体缓缓流动。卓玛每日前来浇水,但从不敢触碰。村民们传言,每当月圆之夜,果实会发出微弱吟唱,调子像是《母语》的变奏,却又带着某种全新的情绪??不是悲伤,也不是喜悦,而是一种近乎圆满的平静。
十二月三十一日,跨年夜。
全球各地自发组织“静默守岁”活动。人们不再燃放烟花,而是选择在零点到来之际关闭所有电子设备,集体聆听一分钟的寂静。
这一分钟里,北京胡同中的老人握紧了孙女的手;
伦敦街头的流浪歌手放下吉他,静静流泪;
巴西贫民窟的孩子围坐一圈,互相依偎着入睡;
南极科考站的研究员打开舱门,对着星空低声说:“谢谢你一直听着。”
而在哀牢山巅,那枚果实悄然裂开。
没有声响,没有光芒,只有一阵极轻的风掠过山谷,穿过森林,越过河流,最终汇入大气环流,奔向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第二天清晨,世界各地陆续报告:
有人在梦中听见亲人呼唤;
有人突然理解了多年误解的朋友;
还有一位聋哑女孩,在毫无征兆的情况下,对着天空喊出了人生第一个词:
>“听见!”
她的父母抱着她嚎啕大哭。医生检查后震惊地发现,她的听觉神经并未恢复,但她大脑中负责语言处理的区域,竟然自行重构,可以直接将振动转化为意义??就像人类最原始的沟通方式,在沉默中完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