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说我是乱臣,说我通敌。可你看看这些人??”他指向周围百姓,“他们不怕死,不怕苦,只为还我一个清白。因为他们知道,我若死了,下一个就是他们。而你呢?你身边的人,有几个是真心追随?有几个是甘愿为你赴死?”
荆南府嘴唇翕动,终究无言。
蔡福继续道:“我不求报复,也不愿多造杀孽。但正义必须伸张,冤屈必须昭雪。从今日起,你将被押往东京,交由大理寺审讯。若有悔过之意,或可留全尸。若仍执迷不悟……那就只能与万俟?同葬乱坟岗了。”
言毕,他挥手示意。两名西军上前,将荆南府五花大绑,拖下城楼。
就在此时,阿哩义突然走出人群,手中捧着一方锦盒。她走到蔡福面前,双膝跪地,含泪道:“蔡大人,这是……这是北帝临终前所托之物。”
蔡福一怔,接过锦盒缓缓打开。里面是一枚玉玺,雕龙刻凤,光泽温润。背面刻着四个小字:**受命于天**。
“北帝说,这枚传国玉玺,本不该落入奸人之手。他曾一度迷失,听信谗言,误伤忠良。但在最后时刻,他醒悟了。他说……对不起你,也对不起天下苍生。他希望你能代他完成未竟之事??重建清明之政,还百姓一个朗朗乾坤。”
全场寂静无声。
蔡福双手捧玺,久久不语。雪花落在玉玺之上,又悄然融化,仿佛泪水滑过冰冷的脸庞。
良久,他抬起头,望向远方苍茫天地,朗声道:“我蔡福,一介布衣,本无意争权夺利。但我不能看着忠良蒙冤,不能看着百姓流离失所。既然天意如此,人心所向,那我就接下这份重担!”
他转身面向南帝:“从今往后,我愿与您共扶正朔,肃清朝纲,驱逐外侮,复兴汉室!若有违此誓,天诛地灭!”
南帝微微一笑,伸手扶起蔡福:“好!有你相助,何愁大业不成?”
此时,冬梅也缓步上前,轻声道:“蔡大人,我还记得小时候你说过一句话??‘做人要有骨气,哪怕饿死,也不能低头求怜’。我一直记着。今天,我也想说一句:无论前路多难,我都愿意跟您走下去。”
人群中爆发出雷鸣般的欢呼。
“蔡福!蔡福!蔡福!”
百姓们自发围拢过来,有人跪地叩首,有人高举手臂,有人热泪盈眶。这一刻,不是因为权力,不是因为胜利,而是因为他们看到了希望??一个真正属于人民的朝廷,正在诞生。
庄平站在人群之外,默默注视着这一切。他的任务完成了。他知道,自己不会再是主角。但他并不遗憾。因为他明白,有些事,比当英雄更重要。
他转身离去,身影渐渐消失在风雪之中。
而在这座历经劫难的江州城里,新的时代,正悄然拉开序幕。
夜幕降临,万家灯火次第点亮。孩子们在街头奔跑嬉戏,老人们坐在门前讲述今日传奇。酒肆茶馆中,说书人拍案而起:“话说那日江州风云变色,七百西军破雾而出,南帝怒斥奸佞,蔡福手握玉玺,天地为之动容……”
人们听得热血沸腾,纷纷举杯:“敬蔡大人!敬南帝!敬天下太平!”
而在皇宫深处,赵构独坐灯下,望着窗外飘雪,久久不语。
他知道,自己已经彻底输了。
不仅输给了南帝,更输给了人心。
他喃喃自语:“原来……真的有人,可以凭一身正气,撼动山河。”
窗外,一轮明月破云而出,清辉洒满人间。
翌日清晨,诏书传遍天下:
**废荆南府为庶人,抄没家产,株连党羽;赦免无辜,抚恤冤魂;擢升蔡福为枢密副使,参赞军机;封南帝为镇国公,统领西军;大赦天下,减赋三年。**
消息所至,万民欢腾。
有人焚香告慰亡灵,有人携酒登高痛饮,更有无数青年奔赴军营,誓要报效国家。
而在梁山泊畔,一座新碑悄然立起。碑文仅八字:
**逼我上梁山,你有这个实力吗?**
风雪吹拂,碑石坚毅如初。
江湖未远,豪情仍在。
山河重整,英雄登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