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这个地下城长蘑菇了 > 453 论功行赏(第2页)

453 论功行赏(第2页)

三天后,他们启程。

同行的还有三位志愿者:一位是前清债者退役老兵,曾在阿富汗执行任务时亲手炸毁一座古老灌溉系统,晚年饱受噩梦折磨;一位是海洋生物学家,其导师因研究深海噪音污染遭暗杀;最后一位是个十四岁的聋哑少女,她无法听见世界,却能在梦中“看见”菌丝的语言。

他们穿越沙漠、翻越雪山、潜入废弃都市。每到一处,林远都会举行简单的仪式:点燃一束由干草与孢子混合制成的香,将其插入土壤,然后静坐七小时??这是奈莉亚告诉他的时间长度,据说等于一颗种子在黑暗中决定破壳所需的最长周期。

奇迹一次次发生。

在京都郊外的核电隔离区,一朵形似莲花的白色蘑菇从辐射计数器旁钻出,伞盖展开时,释放出一段脑电波可识别的情绪信号:“**谢谢你们还记得春天**。”

在刚果雨林深处,一棵倒下的巨树内部,菌丝编织成一面墙,上面浮现出数百张人脸??全是过去五十年间在当地失踪的环保工作者。当老兵跪地鞠躬时,墙体微微震动,一行字缓缓浮现:“**我们没有白白死去**。”

而在格陵兰冰盖之下,钻探队曾发现一段埋藏万年的冰芯,里面封存着远古苔原生态系统的完整基因序列。如今,那处遗址的地表竟长出一圈环形菌毯,夜间会发出柔和的绿光,组成一幅动态投影:驯鹿群奔跑、雪?振翅、极光在天幕流转……仿佛地球正在重播一段被冻结的记忆。

林远意识到,这不是单纯的复苏。

这是**诉说**。

每一个地点,都在讲述一个故事;每一朵蘑菇,都是一个未完成的句子。而人类的任务,不再是控制或利用,而是成为这些故事的**听众与传述者**。

终于,他们抵达了地图上的最后一个坐标:南太平洋某环礁,曾是冷战时期核试验场。海水至今仍具放射性,珊瑚几乎灭绝,鱼类畸形率高达百分之九十。然而,就在登陆当天傍晚,潮水退去后,沙滩上赫然出现一片奇异的菌群??它们呈半透明状,随海浪节奏明灭,像是在模拟呼吸。

林远走近时,脚下突然传来震动。

沙土翻开,一根粗壮的菌丝破土而出,顶端形成一个球状结构,表面光滑如镜。当他靠近,镜面竟映出他的脸??却又不完全是。那张脸上交织着无数影像:他童年捉蝴蝶的画面、他下令引爆菌巢的瞬间、他在祭坛上接受审判的神情……最后,所有画面融合成一句话:

>“你也是罪人,也是救赎者。”

>“所以,你必须留下一部分。”

还没等他反应过来,菌丝猛然缠住他的右小腿。剧痛袭来,但他没有挣扎。他知道,这不是攻击,而是交换。

几分钟后,菌丝退去。他的腿还在,但小腿内侧多了一道永久性的纹路,形状酷似一棵倒生的树,根须朝天,枝干向下扎入泥土。与此同时,脑海中多了一段信息:

>“此处为第23号记忆节点。”

>“储存内容:1946年至1958年间,六十七次核爆对海洋生命的集体创伤。”

>“访问权限开放条件:任一人类个体自愿献出一段亲身记忆作为钥匙。”

林远盘膝坐下,闭目回忆。

他选择了那个夜晚??他第一次带队清除菌巢归来,洗澡时发现指甲缝里全是黑色菌丝残渣。他用力搓洗,水流变黑,可第二天醒来,浴室瓷砖缝隙中又钻出了新的菌丝。那一刻,他第一次感到了恐惧之外的东西:**羞愧**。

他将这段记忆注入根系。

刹那间,整片沙滩的菌群同时爆发强光。海水中浮现出巨大的全息影像:一群发光的幼鱼在爆炸火球中穿梭,它们不是逃跑,而是在用身体排列成文字??古老的波利尼西亚语,意为:“**我们原谅你,因为我们还想活下去**。”

所有人跪了下来。

包括那位一向冷漠的老兵。

返程途中,林远收到了来自联合国的消息:第十八号法庭正式发布第一条全球通告,内容仅有一行字:

>“判决延期。”

>“等待更多歌声响起。”

附带一份名单,列出了全球目前已被确认的417个活跃记忆节点。每个节点旁边都有一个进度条,代表“被听见的程度”。新芽镇的无字碑位列榜首,进度98。7%;而其余大多数不足30%。

林远知道,这场审判远未结束。

真正的挑战,才刚刚开始。

人类可以建造纪念碑,可以立法保护自然,可以发射探测器向宇宙呼喊和平。但若不能学会日复一日地倾听那些微弱到几乎消失的声音,所有的努力都不过是自我安慰的仪式。

几个月后,他在亚马逊流域协助建立第三座记忆花园时,收到了奈莉亚的信。信纸是用菌丝培养的生物纸,触感如皮肤般柔软。上面写着:

>“昨天晚上,我做了个梦。”

>“梦见地球开口说话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