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华娱从洪世贤开始 > 第654章 局座 宣传战线也重要(第1页)

第654章 局座 宣传战线也重要(第1页)

“就在刚刚,我舰收到国内的紧急消息。”胡宗宪……啊不,王庆祥饰演的政委站在地图前,缓缓沉声说道:

“根据命令,我舰即刻执行撤侨任务……”

伴随着政委的声音,画面上开始展示目前局势。

。。。

夜色如墨,林浩然坐在阳台的藤椅上,手里捧着一杯温热的枸杞茶。风从远处吹来,带着初春特有的凉意和泥土的气息。绿萝的新叶在微光中轻轻摆动,像是一双稚嫩的手,在无声地拍打着生活的节拍。他低头看着手机屏幕,周阳那条短信仍停留在对话框里,字句清晰,仿佛能听见一个儿子哽咽的声音。

他没有立刻回复第二条消息,只是将手机轻轻放在膝上,仰头望向天空。城市的灯火遮蔽了星辰,但他知道,就在那些被光污染吞噬的夜空深处,仍有无数微弱却执着的星光,在默默燃烧。

苏晚轻轻推开阳台门,端着一碗刚煮好的小米粥走出来。“你还记得小时候我妈总说一句话吗?”她坐到他身边,声音轻得像怕惊扰了夜。

“哪句?”

“她说:‘人活着,不怕苦,就怕没人记得你苦过。’”苏晚吹了吹粥面的热气,“现在想想,你们拍的不是电影,是帮人把名字找回来。”

林浩然沉默片刻,接过碗,喝了一口。温润的米香滑入喉咙,像是某种久违的安抚。他忽然笑了:“你说,我们是不是也成了别人的‘记得’?”

苏晚点头:“可别忘了,你自己也是需要被记得的人。”

这话让他心头一震。他想起父亲临终前那一夜,病房里只有监护仪规律的滴答声。那时他正忙着剪辑一部商业广告,接到电话时已是凌晨两点。赶到医院时,老人已经说不出话,只用浑浊的眼睛盯着他看了很久,然后缓缓抬起手,想摸他的脸,却中途垂下。

后来他在铁盒里发现那封未寄出的信,才明白,原来父亲一直在努力靠近他,哪怕语言不通、时代隔阂、情感笨拙。

“我以前总觉得,成功就是被人记住名字。”他低声说,“可现在我发现,真正的成功,是让别人的名字不再被忽略。”

苏晚没说话,只是靠在他肩上。

第二天清晨,林浩然收到一封来自东北佳木斯的私信。发信人是一位六十岁的退休教师,名叫赵文娟。她在信里写道:

>“林导,我是您直播课的听众。那天晚上,我翻了老伴的抽屉,找到了一本泛黄的日记本。里面记满了我生病住院时的日子,每一页都写着‘今天她醒了几次’‘饭吃了半碗’‘医生说情况稳定’。最后一页写着:‘愿她比我走得早,我不忍看她受罪。’

>

>我们结婚四十年,他从没对我说过‘我爱你’,可这本日记,写了整整三年。

>

>昨晚,我第一次抱着他哭了一场。我说:‘老头子,我知道你在了。’

>

>谢谢你让我看见了他的爱。”

林浩然读完,眼眶发热。他将这封信打印出来,夹进《泥土之下》的导演手册里。旁边贴了一张便签,上面写着:“电影的意义,不在于让更多人认识你,而在于让更多人认识他们。”

剧组结束甘肃拍摄后,短暂休整两周,《泥土之下》进入中期制作阶段。林浩然没有闲着,反而启动了一个名为“回声计划”的副项目??邀请全国各地普通人录制一段音频,内容不限,可以是对亲人的告白、一段童年记忆、一句从未说出口的话。这些声音将被剪辑成一部纯听觉纪录片,命名为《无声之声》。

消息一经发布,投稿如雪片般飞来。

有位新疆牧民录下了清晨挤牛奶的声音,背景里是他女儿背课文的童声;

一位重庆出租车司机上传了一段行车记录仪里的录音,是他母亲打来电话时突然唱起的一首老歌;

最让林浩然动容的,是一段来自贵州山区小学的集体朗读。三十多个孩子围坐在教室中央,齐声念着一封信:

>“亲爱的爸爸妈妈:

>

>你们走的时候,我和弟弟还在睡。我们没敢哭,怕你们更难过。

>

>可我想告诉你们,我考了全班第三名。老师说,我可以考上县里的中学。

>

>妹妹去年冬天咳嗽了很久,我没钱买药,就把她的作业本撕了烧火取暖。她说没事,她说火光照在墙上,像你们在家时的样子。

>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