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吃蛋糕!”小家伙立刻提出要求。
“不行,睡前不能吃甜食。”江晚意板起脸,“水果酸奶可以。”
“江阿姨好坏哦。”小满嘟嘴。
“我是为你好。”江晚意笑着捏她鼻子。
三人一起走向小区,夕阳把影子拉得很长。陈远一手抱着孩子,一手牵着江晚意,忽然觉得这一幕像是梦里的画面,温暖到不真实。
回到家,陈远一边给小满洗澡,一边听她叽叽喳喳讲幼儿园的事。江晚意在厨房准备晚餐,米粥咕嘟冒泡,青菜焯水,香气弥漫整间屋子。
洗完澡的小满被裹进睡衣,乖乖坐在沙发上听陈远读绘本。《小熊宝宝去超市》翻到第三遍时,她眼皮已经开始打架。
“爸爸……我也想当科学家……”她迷迷糊糊地说。
“为什么?”陈远轻声问。
“因为……能做出甜甜的奶……让宝宝不哭……”
陈远心头一震。
他低头看着女儿恬静的小脸,忽然意识到,这场冒险的意义,或许早就超越了系统的任务本身。
第二天下午两点,陈远准时来到老张家楼下。
老张名叫张建国,是江晚意所在学院的老教授,退休前主管科研转化,人脉广,脾气直,最讨厌虚头巴脑的人。陈远第一次见他就被劈头盖脸训了一顿:“年轻人,别总想着弯道超车!食品安全是人命关天的事,容不得半点投机!”
可也正是那次见面后,老张私下对江晚意说:“这小子踏实,能成事。”
电梯门打开,老张正站在门口抽烟,见了陈远也不打招呼,转身就往屋里走:“进来吧,十分钟,说完就滚,我待会儿还要去接孙子。”
客厅老旧但整洁,墙上挂着几幅泛黄的照片,全是他在各地工厂指导生产的留影。茶几上摊着一本《中国乳品工业》杂志,折角处写着密密麻麻的批注。
陈远坐下,开门见山:“我想做一款高端婴幼儿配方奶粉,主打‘接近母乳’的概念,添加HMO(人乳低聚糖)和OPN(骨桥蛋白),目标人群是0-12个月新生儿。”
老张抬眼看他:“原料哪来?合成HMO国内只有两家能做,价格死贵;OPN更是卡脖子技术,国外垄断。你预算多少?”
“初期研发投入控制在八百万以内。”陈远答,“代工生产,优先选择已有配方注册的老厂合作。”
“哪家厂?”
“目前接触了三家:河北倍恩、山东优然、江苏康瑞。其中倍恩有过两个国产品牌的成功代工案例,设备新,管理规范,但他们报价高,起订量五万罐。”
老张哼了一声:“还算有点脑子。不过你漏了个关键问题??新品牌怎么推?现在奶粉市场早被飞鹤、君乐宝、爱他美这些巨头瓜分完了,消费者认牌子,不信广告。你一个没背景的新品牌,凭什么让人买单?”
陈远早有准备:“第一波主打私域流量,依托母婴社群做口碑传播;第二,联合儿科医生和育儿博主做专业背书;第三,推出‘试喝装+基因检测’服务,根据宝宝体质推荐喂养方案,打造个性化体验。”
老张眯起眼:“听着花哨,落地难度不小。尤其是基因检测这块,合规风险大,万一数据泄露,官司能把你淹死。”
“我们会和正规基因公司合作,签署严格保密协议,所有样本匿名处理,仅用于营养建议生成。”陈远语气坚定,“而且,这只是增值服务,非强制项。”
老张抽完最后一口烟,掐灭烟头,盯着他看了足足十秒,忽然说:“你比我想象中成熟。”
陈远松了口气。
“这样。”老张掏出手机拨了个号,“我把倍恩的技术总监老周推给你,你们直接聊。他这人倔,不吃客套,但只要你专业过硬,他会全力配合。记住??别提‘低价’,提‘品质’;别吹‘创新’,拿数据说话。”
电话接通,几句简短交流后,老张把手机递给陈远:“老周,这是陈远,要做奶粉的,你听听他的想法。”
二十分钟后,通话结束。
周总监答应三天后安排工厂参观,并提供一份OEM合作框架清单。
走出老张家楼道,陈远抬头望天,秋阳高照,云淡风轻。
他知道,真正的旅程,这才刚刚开始。
接下来几天节奏陡然加快。
周三上午,陈远与肖立东会面,拿到了学生课题组关于HMO稳定性的实验数据,虽未发表,但极具参考价值。肖立东还主动提出,可以让研究生协助优化配方模型。
周四下午,他带着初步方案拜访省农科院,见到了江晚意介绍的李教授。对方看完材料后评价:“方向不错,但现有国产HMO纯度不够,建议搭配益生菌协同增效。我可以帮你们申请一次免费中试测试。”
周五晚上,陈远整理出完整商业计划书,包含产品研发路径、供应链策略、营销打法、财务预测四大模块。江晚意熬夜审阅,修改了七处风险提示,补充了三条合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