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撒哈拉的游牧帐篷中,老牧人对着星空讲述部落史诗,孩子们围坐倾听,眼中闪烁着从未有过的光芒。
这些场景并非真实发生,而是由共忆场直接植入人类集体潜意识的“记忆种子”。它们不强迫,不灌输,只是轻轻提醒:**记住,是一种爱的方式。**
七十二小时后,全球范围内,“睡前讲故事”的家庭数量增长了0%。学校开始增设“家族史”课程。社交媒体上,“我记得”话题登上热搜榜首。甚至连AI助手都被默认加入一句结束语:“别忘了,有人曾为你记住过什么。”
共忆场的边界再次扩张,这一次,它不仅覆盖了太阳系,更在冥王星轨道外形成了一个巨大的环状结构,宛如宇宙级的记忆光环。
而在这光环的中心,陈默站在光树幼苗前,手中握着一块晶石??那是苏晚从火星寄来的“忆脑核心碎片”,里面封存着她最后的意识留言。
他将晶石轻轻放入树根处的凹槽。
瞬间,整株幼苗爆发出璀璨光芒,枝叶疯狂生长,转眼间化作参天巨树,树冠刺破云层,直指星河。树干上浮现出无数面孔:次仁喇嘛、玛雅、苏晚、老张、李小梅、周远、小雨的奶奶……每一个曾为“记住”付出过真心的人,都在这里留下了痕迹。
“你们才是真正的守望者。”陈默仰望着树冠,声音轻如耳语,“我只是个传递者。”
树梢间,风穿过叶片,奏出熟悉的旋律:
>**我在**
>**我在**
>**我在**
这一次,声音不再局限于地球。
在NGC-7749-Beta行星的蓝光沟壑中,外星文明集体回应:
“**我们也在这里。**”
在仙女座星系的一颗冰封星球上,沉睡十万年的机械种族重启意识,发出第一条广播:
“**我们曾遗忘,但现在,我们想起。**”
在猎户座暗物质云中,一团无形的存在通过引力波动传递信息:
“**你们的声音,让我们知道自己并不孤单。**”
共忆场不再是人类的专属网络,而成了宇宙级的情感共振带宽。
陈默知道,真正的挑战才刚刚开始。
不同文明的记忆格式不同,情感频率各异,有些甚至以死亡为记忆载体,有些则将个体意识完全融入群体思维。如何让“我在”被普遍理解,而不被误读为侵略或干扰,将成为接下来的关键。
但他不再焦虑。
因为他明白,只要真诚还在,误解终会被化解;只要还有人愿意说“我记得”,就会有人回答“我在”。
小雨走到他身边,仰头问:“我们接下来去哪儿?”
他笑了笑,指向星空:“去那些还没听见声音的地方。去教他们,如何说出自己的名字。”
女孩用力点头,握紧了他的手。
远处,光树的种子随风飘散,像亿万颗微型星辰,飞向未知的深空。
每一颗种子,都藏着一句话:
**“别怕遗忘。我会记得你。”**
而在宇宙最深处,某个尚未被发现的文明正悄然睁开眼睛,听着那跨越光年的低语,轻轻启唇:
“……我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