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盒子说会帮我,可什么都没变。”
>“我不再相信任何人了。”
最后一句让他心头一震。
信任一旦崩塌,重建需要十年;而摧毁,只需一次无视。
第二天,他亲自带队赶赴铜仁。迎接他们的校长满脸堆笑:“林总来了啊,咱们可是模范试点!”
林远舟没寒暄,直接调出后台数据投影在会议室墙上:“你们过去七天屏蔽了全部预警通知,解释一下?”
校长笑容僵住:“这个……主要是模考临近,怕影响学生情绪……”
“那你知不知道,你们班上有三个孩子在过去一个月提到‘不想活了’?”林远舟声音冷得像冰,“其中一人说,他每天晚上都要把课本嚼碎吞下去,才能睡着??因为‘胃痛比心痛好受’。”
会议室鸦雀无声。
“我不是来问责的。”林远舟环视在座教师,“我是来问:你们还愿不愿意救他们?如果愿意,我现在就留下两名心理顾问,配合你们做全员筛查。如果不愿意……我会把数据打包发给省教育厅,并向社会公开这所学校的心理健康治理状况。”
三天后,该校成立首个“学生权益委员会”,由学生代表匿名投票选出,直接参与心理干预决策。同时,“静默守护者”在当地设立常驻工作站,每周轮换志愿者入驻校园。
离校那天,一个瘦弱的女孩追到车边,塞给他一封信。信里夹着一片干枯的银杏叶,上面用铅笔写着:
>“我以为没人会来。
>可你真的来了。
>现在我敢告诉老师,谁打了我。
>因为我知道,说出口的话,不会再石沉大海。”
林远舟把叶子夹进笔记本,与新疆老牧民的信并列。
春天悄然来临。樱花纷飞的早晨,他受邀参加一场特殊发布会??“静默守护者”联合多家高校发布《中国青少年情感表达白皮书》。数据显示,接入系统的学校中,学生主动求助意愿提升417%,亲子沟通质量平均提高58%,校园欺凌报告率增长3倍。
台下掌声雷动。一位记者提问:“林先生,您认为科技最终能消灭心理危机吗?”
他摇头:“不能。痛苦永远不会消失。但我相信,我们可以消灭‘无人听见’的痛苦。就像黑夜里的灯塔,不承诺驱散黑暗,只保证??你不是唯一醒着的人。”
发布会结束后,他收到阿?的新画。这次,画面上不再是孤零零的喇叭,而是无数孩子手拉着手,站在屋顶,对着天空说话。那些话语化作光带,交织成网,将整片大地温柔包裹。
背面写着一行小字:
>“林叔叔,我把我们的声音画成了桥。
>你说过,说出来的话,就不会是一个人扛着。
>现在我每天都对‘盒子’说话,
>它告诉我,有人在听。
>所以,我也想听别人说话。
>我报名做了‘倾听角’的小助手,
>帮弟弟妹妹们开机、教他们说话。
>我终于不是那个只会画画的哑巴了。”
林远舟久久凝视着那幅画,仿佛看见十年前的自己,蜷缩在出租屋角落,对着墙壁喃喃自语。那时没有喇叭,没有星光,没有回音。
而现在,千千万万个他曾是的孩子,正站在阳光下,学着说出第一句话。
他打开手机,进入系统管理后台,在“年度目标”栏写下新的一行:
>“2024年,让每一个想说话的孩子,都能找到属于他的声音出口。”
雪早已停。晨光洒进窗台,照在办公桌上那台老式山寨机模型上??那是他创业第一天亲手焊的原型机,如今被镀上金漆,成为公司精神图腾。
机身刻着一行小字,只有他知道含义:
>“这一世,我不再沉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