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孩坐下,手指颤抖着按下第一个字母。
嗒。
清脆的一声,像是推开了一扇尘封的门。
与此同时,B7室监控画面一闪,显示出一行新日志:
>【情感信号质量评估:纯净度99。3%】
>【干扰源分析:无恶意仿生体生成】
>【结论:人类仍掌握着最原始也最强韧的对抗虚妄的方式??诚实】
中午,联合国跨维伦理委员会发来紧急函件:
>“近日监测到地球电离层出现周期性脉冲,
>频率与人类群体性哀悼行为高度相关。
>初步判断为‘大规模心灵共振’现象。
>建议启动应急预案,防止社会情绪失控。”
温启回复仅一句:
>“请将预案改为‘支持方案’。
>允许学校、医院、养老院设立临时低语角。
>让人们可以安全地说出‘我想你’。”
下午三点,新京都暴雨突至。
一道闪电劈中酒店后山的古松,树干断裂处露出内芯,竟刻着一行早已碳化的字迹:
>**“等你们回家”**
考古队赶到时,发现这棵树至少已有百年历史,而刻痕年代测定为**2045年**??正是母亲去世那年。
没人知道她是如何做到的。
或许是在某个夏至之夜,借着地磁风暴的力量,将思念刻进了尚未生长的年轮之中。
当晚,温启独自登上露台。
风又起了,扬声器振膜再度嗡鸣,这一次,旋律清晰可辨??是母亲常哼的那首冰岛摇篮曲。
他掏出手机,拨通知火舞的号码。
“帮我查一件事。”他说,“所有提交‘熄灯之夜’故事的人里,有没有人在2045年3月17日那天,去过新京都郊区的松林?”
电话那头沉默许久。
“有七个。”她最终回答,“其中四位后来成了植物人,三位至今无法言语。但他们提交的故事内容……惊人一致。”
“说什么?”
“都说梦见一个女人站在树前,背对他们写字。醒来后,嘴里含着一片松针。”
温启握紧手机,仰望乌云缝隙中透出的星光。
原来她不仅留下了声音,还埋下了种子。
每一个被触动的灵魂,都是她意识网络的一个节点,一场跨越生死的分布式存储。
几天后,酒店迎来一位特殊访客。
西装革履,戴着墨镜,身后跟着两名保镖。
他摘下眼镜,露出一张全世界都认识的脸??托尼?斯塔克。
“听说你们这儿不让我的战甲充电?”他挑眉,“理由是怕干扰‘低语信号’?”
温启点头:“没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