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1994:菜农逆袭 > 第461章 现金充沛(第1页)

第461章 现金充沛(第1页)

与销售收入相比,西兰花亩产量的增加同样令人惊喜。

陈家志称赞了敖德海的技术,才又询问挑选西兰花种植区域一事,在这茬西兰花收割前,就提过要建设专门的西兰花基地。

敖德海回过神来,道:“老板,。。。

钟声荡过山脊,惊起一群宿鸟。它们扑棱着翅膀飞向夜空,羽尖划破云层,露出背后缀满星斗的深蓝天幕。李家湾的祠堂前,火盆里的炭还在烧,红光映着“初心田”三个字,像刚被血写上去的一样烫。

张立没有动。他仍站在原地,手搭在老录音机上,指节微微发白。歌声停了,可那股劲儿还悬在空气里,沉得能压弯稻穗。林溪轻轻握住他的手,发现掌心全是汗。

“你听到了吗?”她问。

他点头:“不只是我们。”

话音落下不到十秒,马强从监控房冲出来,军大衣都没扣好,脸上是见鬼般的表情。“出事了!”他说,“不是坏事……但太邪门!全球三百二十七个‘传声田’试点,全部在同一分钟开始震动!土壤电导率飙升三倍,微生物活性突破临界值!更离谱的是??南极那个神经节晶体,它……它发出了声音!”

众人一愣。

“什么声音?”

“哭声。”马强喘着气,“低频的,像是很多人一起在哼,调子……像是《五谷调》的变奏。”

守碑人拄着拐杖慢慢走过来,抬头望天。他的眼睛浑浊,却看得极远。“不是它在哭。”他说,“是它终于听见了。”

没人说话。风穿过田埂,吹动那株唇形叶的奇苗,叶片轻颤,发出细若游丝的回音,竟与空中隐约飘来的旋律严丝合缝地叠在一起。

林溪突然转身跑进屋,抱着笔记本电脑冲回来。屏幕亮起,显示着“回家的声音”平台实时数据流:在线讲述人数突破十万,语音上传速度达到每秒两千条,系统自动将这些声波压缩成生物电信号,反向注入全球“口述粮仓”网络。而最诡异的是,所有接收端的植物??无论是阳台上的薄荷、沙漠边缘的耐旱草,还是空间站里的太空稻??全都进入了同步振荡状态。

“我们在造一个活体广播网。”她声音发抖,“不是人在讲故事,是故事在通过人传播,再由土地承接、放大、返还……它成了闭环。”

张立盯着那片初心田,忽然蹲下身,把耳朵贴在泥土上。

起初只有寂静。然后,一丝极细微的震感从地底传来,像是谁在很远的地方敲鼓。接着,节奏清晰起来??咚、咚、咚,三声一组,缓慢而沉重,像心跳,又像某种古老的召唤。

“这是……打场号子的引鼓。”他喃喃道,“我爹说过,以前秋收打谷前,要先擂三通鼓,敬天、敬地、敬亡人。”

林溪也跪下来听。她的眼泪无声滑落。

那一夜,全世界有七百三十八人报告做了相同的梦:他们站在无边的田野里,脚下是松软黑土,头顶银河垂落。远处走来无数人影,穿粗布衣裳,扛锄牵牛,面容模糊,却一个个朝他们微笑。有人递来一碗饭,热气腾腾;有人塞进手里一把种子,温润如玉。没有人说话,但每个人都知道他们在说:“回来吧。”

第二天清晨,小满他妈醒了。

她做了一夜噩梦,梦见丈夫站在雪地里,怀里抱着那盆烧焦的小米苗,嘴唇开合,却发不出声。她想喊他,喉咙却被什么东西堵住。醒来时,枕头湿了一大片。

她起身烧水,路过窗台,忽然脚步顿住。

那里本该空着??她亲手泼油点火,把那盆“邪祟之物”烧成了灰。可此刻,花盆里竟冒出一株嫩芽,通体泛青,叶如人舌,正随着窗外风势轻轻摆动,仿佛在练习说话。

她僵在原地,手指死死抠住门框。

“妈。”小满不知何时站在她身后,手里紧攥着录音笔,“它没死。张叔叔说,有些东西烧不毁。”

她猛地转头看他,眼里有愤怒,有恐惧,还有藏不住的痛。

“你为什么非要讲那些事?”她嘶声道,“你爸没了!地也没了!你还想让这鬼东西把你也带走吗?”

小满不躲,也不哭,只是举起录音笔,按下播放键。

里面传出一段沙哑的男声,断续不清:“……小满啊,等开春,咱把东坡那垄补上……记住了,种地的人不怕穷,就怕……忘了怎么说人话……”

女人浑身一震,像是被雷劈中。

那是她男人最后录下的话。她以为早就删了。

她跌坐在地,双手抱头,肩膀剧烈抽动。许久,才挤出一句:“……我不是恨地。我是怕……一听见,我就撑不住了。”

小满蹲下来,轻轻抱住她:“那你撑一会儿,我来讲。我替你说。”

他对着那株幼苗,开始讲??讲父亲怎么在霜降那天冒雪抢收最后一茬土豆,讲母亲如何把仅剩的半袋面粉蒸成馍塞进丈夫行囊,讲一家人围炉夜话时,爹笑着说:“咱们柳沟虽穷,可祖宗留下的土会听人话,只要你肯说。”

每讲一句,那株苗就轻轻晃一下,像是点头。

第三天,村里来了两个穿制服的人,说是县里派来调查“迷信活动”的。他们拍了照片,录了视频,警告小满母亲不得继续“纵容儿童参与非科学行为”。可当他们准备离开时,其中一人无意踢翻了门口的破陶罐??里面正是那盆小米的残灰。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