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表看向蒯越:“异度可有谋?”
“他既缺粮,那便诱他取粮。。。。。。请黄兄夜里出城聚兵,于岘山设伏,与孙坚一战,随后败退岘山。。。。。。”
蒯越说着看向了黄祖。
刘表这边消息这么灵通,当然是有原因的。
袁术在南阳时找刘表要粮食,刘表没给,两边关系并不好。
但前几天,袁术的女婿黄猗来了襄阳。
黄猗是黄祖的侄子。
或许黄猗也想找个退路,反正刘表和黄祖得知了孙坚的几乎所有情况。
黄祖清空樊城,不在樊城死守,只是阻挡孙坚耗其粮草,任由孙坚过了河。
刘表在襄阳闭城不战。
孙坚部曲精锐,但兵力太少确实无法大举围城,便再度向袁术传信,希望袁术能派船增援,至少运些粮食过来。
趁着孙坚人手不够,又要在周边抢粮,刘表派黄祖半夜出城,去江陵调兵。
孙坚确实以为是襄阳守军怕了,夜里出现了逃兵。
黄祖一触即溃,孙坚拔掉襄阳周边军寨时也是势如破竹,襄阳守军在孙坚看来确实孱弱无比,逃跑是正常的。
这种情况当然要等几天。
于是孙坚每日鼓噪骂城,就地劫掠取粮,打算让襄阳城内士气再低一些,逃兵再多一些,也等多打造些攻城器械后一鼓而破。
如果袁术能从水路调度粮草兵力来援,孙坚攻取襄阳是有把握的。
可是,孙坚没等到增援,反而等来了长沙被攻破的消息。
刘表的侄子刘磐从江陵率军攻向长沙,刘磐部将黄忠斩杀了留守长沙的孙坚部将吴夔,夺取了孙坚的老窝临湘。
同时,蔡瑁在夏口挡住了水路??但蔡瑁完全没见到袁术派人增援孙坚。
孙坚在襄阳城外待了十来天,得知临湘丢了,又听闻夏口水路被断,咬牙决定强攻襄阳。
却又有斥候传报,说黄祖正带兵从江陵归来。
孙坚再度与黄祖在襄阳城南大战一场,黄祖又一次败走,逃到岘山中。
为了追击黄祖夺取军粮,孙坚一路追杀到了山里,倒也确实追到了黄祖的运粮队。
但就在此时,有人从山间竹林射了暗箭。
战斗力最差的荆州兵,射出的箭同样致命。
黄祖连战连败,但这次设伏却一举功成。
孙坚身中数箭,当场身亡。
孙坚死讯传到长沙后,曾被孙坚举为孝廉的长沙人桓阶求见刘表,要回了孙坚的遗体。
孙贲率领孙坚旧部,送其灵柩回了吴地。
袁术听闻孙坚战死,松了口气,赶紧招揽收编孙坚部曲。
吴景和孙贲带着黄盖程普等孙坚部曲仍然选择了袁术,这其实是无奈,因为孙策孙权和吴夫人都在袁术手里。
但各部宗帅却并没这么选………………
作为袁术麾下头号大将,孙坚战死的影响是很大的,远远大于他活着时的作用……………
袁术手下的黑道宗帅全都了解孙坚的战斗力,也能猜到一些情况??如果袁术派了援军,哪怕是供应了粮草,结局都不会这样。
刘表那边的人不会隐瞒这场战斗的过程,绿林道有他们的消息渠道,得知过程后大多都就能猜到几分。
一般人可不会站在袁术的立场上考虑………………
兔死狐悲,物伤其类,绿林宗帅们可不想将来自己作战时也得不到援军,或是等不到粮草,亦或是被挟持人质强迫上阵。
长沙的各路宗帅,包括各县官吏基本全都选择了投奔刘表。
这是没办法的,刘磐和黄忠正在清扫长沙,不投刘表立刻就会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