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重启人生 > 0480甄嬛传居然没人买(第2页)

0480甄嬛传居然没人买(第2页)

苏念凝视着他,忽然笑了:“你知道吗?你现在说话的样子,越来越像林老师了。”

他一怔,随即苦笑:“我只是不想再让任何人觉得,自己的痛苦被当成某种社会实验的数据。”

当天下午,技术组传来消息:耳机中的录音共有三段,除已播放的外,另两段内容更为激烈。第二段中,女人质问:“你们是不是以为所有人都该感谢被听见?可有些人,宁愿永远沉默!”第三段则提到一个细节??她曾在某个雨夜,看到一个穿红雨靴的小女孩蹲在树下,把一张纸条折成船形放进水坑。“我当时觉得奇怪,现在明白了……你们早就开始收集人心了,从小孩开始。”

许风吟心头一震。红雨靴的女孩??正是前几天出现在发布会现场的那个孩子!

他立即联系警方协助查找该女子身份,同时调取公园周边三个月内的监控录像。傍晚时分,线索终于浮现:一名独居女性,姓陈,五十二岁,退休教师,独女于三年前因交通事故离世。案发后她搬离原居所,现住城郊一处老旧公寓。最近两周,她多次夜间出入记忆公园,均未佩戴任何智能设备。

“她是在观察我们。”苏念分析道,“看看这个系统是否真的改变了。”

“或者,看看有没有人还记得她。”许风吟补充。

他们决定不去惊动她。当晚,许风吟独自回到公园,在那棵银杏树下坐了很久。月光透过枝叶洒落,斑驳如碎银。他掏出笔记本,写下一段话:

>真正的伦理,不在于技术有多精准,而在于它能否识别出“我不想被理解”的权利。

>我们总怕错过一次求救信号,却忘了有时,最深的伤痛恰恰需要无人打扰的黑暗。

>尊重沉默,才是最高级的共情。

写完,他将纸条折好,轻轻塞进砖缝??就在原来的位置。不是回应,而是一种承诺。

几天后,静音日的影响仍在蔓延。社交媒体上涌现出大量#今天我说话了#的话题。有人晒出与父母通了四十分钟电话的截图;有情侣分享牵手散步的照片,配文“我们聊了整整一夜”;还有位程序员写道:“八年没跟父亲好好说话,今天他问我晚饭想吃什么,我说想吃你做的红烧肉,他愣了一下,然后笑着说‘行,爸给你做’。”

与此同时,委员会正式通过《情感干预伦理白皮书》,其中明确写入:“系统不得主动介入个体情绪状态,除非收到明确求助信号”“禁止生成已故亲属语音模型”“设立每月一日为强制静音日”等条款。法案通过那天,许风吟没有出席发布会,而是去了市立图书馆。

他在儿童阅览区找到了那个戴红雨靴的女孩。她正踮脚取一本图画书,书名是《风会唱歌》。

“是你啊。”她看见他,眼睛亮了起来,“那天你说听不到叶子说话了,是真的吗?”

“是真的。”他蹲下身,“因为那天大家都在休息。”

“那现在呢?现在能听见了吗?”

他摇摇头:“我还是听不到。但我相信你说的??它唱的是‘我在’。”

女孩咯咯笑起来:“我就知道你会懂!”

他陪她读完那本书。故事讲的是风如何带着孩子们的心愿飞越山川,送到远方亲人耳边。“其实不用风也能听见。”临走时他说,“只要你愿意说,总会有人在听。”

女孩用力点头:“那我以后每天都来说话!”

走出图书馆,阳光正好。手机震动,是西伯利亚护林站的邮件。Jesse写道:

>我跟着脚印走了三天,尽头是一座废弃的小木屋。门没锁,桌上有一杯干涸的咖啡,墙上挂着一幅画:两个人影并肩站在雪地里,背后是极光。

>我不知道他是谁,但我知道,他也曾迷路,也曾在某一天对自己说:“我也害怕,但我还在。”

>昨晚,我在炉边录了一段话,放在桌上:

>“谢谢你留下火种。我现在懂了,所谓出路,不过是有人愿意等你回家。”

>如果你看到这封信,请告诉这个世界:

>即使最冷的地方,也有回音。

许风吟读完,眼眶微热。他回复:

>我会告诉他们的。

>而且,我已经开始相信:

>所有迷路的人,终将在彼此的故事里找到归途。

回国前夕,他再次来到记忆公园。树洞已被改造为一座小型声音博物馆??不接入任何网络,仅提供物理投递口和人工取件服务。每天由志愿者定时开启,将纸条分类归档,并择优朗读于周末开放日。墙上刻着一行字:

**“这里收藏的不是数据,是勇气。”**

发布会那天,他站在联合国讲台上,面前没有PPT,没有图表,只有一只普通的录音笔。

“各位,”他说,“我想先播放一段声音。”

全场安静。录音响起??是风吹树叶的沙响。

几秒后,一个小女孩的声音加入进来:“它唱的是‘我在’。”

停顿片刻,他又说:“这不是技术成果,而是一个五岁孩子教会我的真理。我们花了十年研发能读懂人心的算法,却差点忘了最基本的事:倾听的本质,不是获取信息,而是回应存在。”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