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重启人生 > 0492进击的游科(第3页)

0492进击的游科(第3页)

他回复:“加一句:‘即使全世界都沉默,你仍有权利发出声音。’”

上午十点,教育部正式发文,将“倾听计划”纳入国家级心理健康示范项目,首批拨款支持五百所乡村学校建设“心灵驿站”。文件特别提到:“情感教育不是奢侈品,而是每个孩子生存的基本需求。”

许风吟看着新闻,没有激动,只觉肩上更沉。他知道,真正的挑战才刚刚开始??标准化意味着流程,而人心无法流程化。如何防止“心灵信箱”沦为形式主义的摆设?如何确保每一封来信都能被真心回应?如何让那些最沉默的孩子,敢于触碰那只红色纸船?

他召集核心团队开会,提出三项铁律:

一、所有回信必须由经过培训的真人撰写,禁止AI代笔;

二、高危信件必须24小时内响应,建立“生命优先”通道;

三、定期匿名抽查回信质量,由曾经的来信者担任评审员。

“我们要的不是效率,是温度。”他说,“哪怕一年只救一个人,也值得。”

散会后,他独自来到档案室,打开“历史信件库”。屏幕上滚动着上万封信的缩略图,每一封都标有编号、地区、风险等级与处理状态。他随机点开一封,来自2018年甘肃某小学:

>“我同桌跳楼了。没人知道她为什么不开心。她最后写的字,在橡皮擦上:‘对不起,我太累了。’

>我现在每天检查同学的橡皮,怕再看到这句话。”

他查到当年负责回信的志愿者,是一名大学生,现已毕业成为心理医生。他拨通电话:“你还记得这封信吗?”

对方沉默片刻:“记得。我回信说:‘你不是旁观者,你是第一个看见她痛苦的人。这份看见,本身就是一种拯救。’后来她回信说,她开始主动和同学聊天了。”

“她现在好吗?”

“去年她考上师范大学,专攻青少年心理。她说,她要成为那个‘早一点听见的人’。”

许风吟挂掉电话,眼底发烫。

他知道,这场“重启”从未停止。每一个曾被听见的孩子,都在用自己的方式,将那束光传递下去。

傍晚,他再次来到湖边。夕阳熔金,纸船镀上一层暖色。一个小男孩蹲在岸边,正小心翼翼地把一封信折成船形。许风吟走过去,轻声问:“需要帮忙吗?”

男孩抬头,约莫七八岁,眼睛亮晶晶的:“叔叔,我想写给我爸。我想说……我不怕他了。”

许风吟心头一震。

“你为什么不怕了?”

“因为我把他说我的话,全都写下来了。老师说,写出来就不怕了。我还画了他打我的样子,可我在旁边画了个警察,举着盾牌挡在我前面。”他认真地说,“老师说,这是‘心理盾牌’。”

许风吟蹲下身,帮他把信纸折好,放进一只蓝色蜡纸船里:“那就让它漂出去吧。说不定哪天,你爸也会收到一艘船,上面写着‘爸爸,我想和你好好说话’。”

男孩笑着把船放入水中,小声说:“我会等的。”

夜幕降临,湖面渐暗,但岸边陆续亮起星星点点的电子灯,是志愿者们为纸船安装的微型浮灯。每一盏灯,代表一封被回应的信。

许风吟站在岸边,望着这片流动的星河,忽然收到一条新消息。

ID:“小钥匙”。

内容:

>“门开了。

>我走出去了。

>外面,天亮了。”

他仰头看向天空,乌云散尽,月光如洗。

他知道,明天还会有新的信、新的痛、新的等待。但他也知道,只要还有人愿意写,就一定会有人,彻夜不眠地读。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