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小女孩在战火中失去全家,却仍坚持为陌生人包扎伤口;
-一名少年因能感知他人痛苦而被当作怪物驱逐,最终跳崖自尽;
-一对双胞胎姐妹共享梦境十年,直到其中一人脑死亡,另一人从此失语;
-还有更多,更多……三百七十二段人生,三百七十二种孤独,三百七十二次未能出口的呼救。
他们的声音从未消失,只是被世界遗忘。
“你们想醒来吗?”艾登在心中问道。
片刻静默后,第一道声音响起:
>“我想……再听一次妈妈唱的摇篮曲。”
第二道:
>“我想知道,那个欺负我的男孩,后来有没有后悔。”
第三道:
>“我想看看春天的花是不是真的那么美。”
一道接一道,越来越多。有些想归来,有些选择安眠,还有些只想留下一句话,然后归于宁静。
艾登闭上眼,引导十二人格共同编织一场跨越生死的共鸣仪式。蓝痕腕印发光至极限,整个人仿佛化作一座桥梁,连接现世与记忆深渊。樱林中花瓣纷飞,每一片都承载着一个名字,随风飘向天际。
当最后一道声音做出选择,整片森林爆发出璀璨蓝光。三百七十二颗光点升空,有的融入极光,有的坠入海洋,有的化作晨露滴落在新芽之上。
“他们自由了。”守护者低声说。
艾登瘫坐在地,体力几乎耗尽。但他脸上带着前所未有的平静。
卢娜走到他身边,递过一杯温水。“你知道吗?南极晶体最后告诉我一件事??莉娜从未想过复活。她唯一的愿望,就是让你明白:**最黑暗的伤疤,也能成为照亮别人的光源。**”
艾登望着天空,轻声回应:“我已经明白了。”
数日后,新闻播报全球范围内出现新型心理现象:大量曾接受共感治疗者报告“内在对话能力增强”。心理学家称之为“艾登效应”??个体能够清晰识别并接纳自身多重人格倾向,而非将其视为病理。
与此同时,世界各地陆续出现自发形成的“静默圈”:人们围坐一圈,不交谈,只是彼此陪伴,用心跳和呼吸传递支持。社交媒体上,“#我在”话题持续发酵,超过十亿人次分享自己的脆弱时刻。
而在霍格沃茨某间隐秘塔楼中,邓布利多凝视着一面古老镜子,镜面映出的并非容貌,而是一朵盛开的蓝色樱花。
“原来如此。”他轻叹,“魔法的本质,从来都不是征服,而是理解。”
远方渔村,艾登坐在修补好的屋顶上,手中握着一幅画??那是那个曾不敢说话的男孩送他的礼物:歪歪扭扭的线条勾勒出十二个人影手拉着手,背景是漫天飞舞的樱花与极光。
风吹过耳畔,带来遥远的呢喃。
他知道,那是世界的回音。
也是他自己的回答。
**“我还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