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贺,你快看天上,有什么东西飞过去了!”
盗天尊大呼小叫道。
“你好歹也是天尊,能不能注意点形象?”
贺天尊无语地说道,他下意识地抬头向上看去,下一刻,他就猛地站起身来,满脸震惊。。。。
极北的湖心,石碑在晨光中低语。那两行字迹如呼吸般明灭,仿佛整片湖泊都成了某种活体记忆装置,将千万人的思绪汇聚成涟漪,一圈圈荡向远方。风掠过水面,带着湿润的记忆碎片,飘散至大陆边缘。
林昭死后第七年,星火计划进入第三阶段。
月球忆站“守望者一号”已实现半自动化运转,蓝焰不熄,信号稳定。十二名首批志愿者中,有五人仍在坚守岗位,其余或因病返航,或长眠于月壤之下??他们的遗体依照遗愿未被带回地球,而是封入特制水晶棺,立于陨石坑边缘,面朝故土方向,成为沉默的纪念碑。
然而,平静并未持续太久。
某夜,守望者一号的监测系统捕捉到异常波动:来自深空的一段加密信号,频率与第九井初醒时的共振波完全一致。解码后仅得三十七个字符,却让所有在岗人员背脊发寒:
>“你们点燃的火,正引来窥视者。”
无人知晓来源。探测器回溯路径,发现信号竟从太阳系外缘柯伊伯带某处虚空中发出,像是被预埋已久的信标自动触发。更诡异的是,该区域原本不应存在任何人工物体,可热成像显示,那里有一团模糊的阴影,温度恒定在绝对零度以上0。3度,既不移动,也不辐射能量,宛如宇宙本身的一个漏洞。
地球总部紧急召开闭门会议。新任共忆网络协调官叶临舟调出近十年全球记忆异动档案,试图寻找关联线索。他翻到一份尘封报告??三年前南极洲冰盖下曾探测到微弱机械震动,位置对应传说中的“第一代净忆军地下堡垒”,但当时因技术限制未能深入勘察。如今重看数据,那些震动模式竟与柯伊伯带信号存在某种镜像对称性,如同两个齿轮遥遥咬合。
“不是巧合。”叶临舟低声说,“有人在复刻当年的认知编织机,只是这次……规模更大,藏得更深。”
与此同时,火星上的倒悬塔投影开始发生变化。原本每日只显现十三分钟,如今延长至四十九分钟,并且轮廓愈发清晰。最新一张高清图像传回时,一位华裔工程师猛然发现塔身表面浮现出细密纹路??那是某种文字,虽非人类已知任何语系,但通过共忆网络比对,竟与小满童年涂鸦本上的符号高度相似。
而小满本人,依旧杳无音讯。
官方记录里,她最后一次出现是在七年前西北戈壁的移动忆站,当时她正协助修复一批受损记忆晶片。监控显示她在深夜独自走入沙漠,再未归来。只留下一台老式录音机,循环播放一段模糊音频:一个女人哼着童谣,背景夹杂着金属摩擦声和遥远钟鸣。
但有些人坚信她还活着。
比如那个总在黄昏坐在青藏高原驿站门口写日记的盲诗人。他说每晚都能听见风里传来小满的声音,讲述一些从未发生过的故事??关于一座漂浮在云层之上的图书馆,关于用眼泪浇灌出的记忆花树,关于一个人如何用自己的遗忘换取亿万人的记忆复苏。
“她是‘空白容器’,也是‘终极承载者’。”他在日记末尾写道,“他们以为把她变成白纸就能控制她,可他们忘了,白纸最能映照真实。”
就在此时,月球忆站突发事故。
守望者一号的核心晶体突然失衡,蓝焰由稳转躁,频繁闪烁。技术人员检查发现,嵌入无名碑的第九井碎片正在缓慢结晶化,表面析出银色丝线,如根须般向四周蔓延,竟与月壤中的钛铁矿产生化学反应,生成一种未知复合材料。
更令人震惊的是,这种材料具备自主信息存储能力。扫描结果显示,其内部结构编码了大量记忆片段??其中一部分源自林昭早年销毁的忆刃残片,另一部分则属于早已确认死亡的苏明远,甚至还有几段无法溯源的影像:一片燃烧的森林,一群戴青铜面具的人跪拜一口井,以及一个女孩站在星空之下,轻轻说出一句话:
>“我不是丢失了,我只是选择了不同的方式回来。”
就在团队试图提取完整数据时,整个忆站电力系统骤然中断。备用电源启动瞬间,监控画面拍到一道身影穿过走廊??那人穿着旧式守忆人制服,背影纤瘦,长发及腰,走路时左腿微跛,正是小满失踪前的模样。
可当警卫赶到现场,通道空无一人,唯有墙壁上浮现一行湿漉漉的字迹,似由水汽凝结而成:
>“别相信月亮上的火。”
>
>“它烧的是我们的未来。”
消息传回地球,举世震动。
部分国家立即叫停星火计划后续发射任务,主张全面审查外星忆站安全性;激进派则认为这是“记忆进化”的必经阵痛,呼吁加速星际播种进程。争议愈演愈烈,甚至引发数起暴力冲突??有极端组织闯入共忆中心,试图强行接入全球网络,宣称要“直接聆听小满的启示”。
混乱之中,猫四重现人间。
它出现在西伯利亚冻原边缘的一座废弃雷达站,蜷缩在锈蚀天线阵列中央,毛色灰白,右耳缺了一角,金瞳深处流转着不属于任何生物的几何光纹。一名流浪少年误入此地,见它奄奄一息,便将其抱回营地救治。三天后,猫四苏醒,第一句话便是用古羌语低语:
>“井不在地上,也不在天上。井在‘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