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息传出,舆论哗然。支持者称其为“人性胜利的纪念碑”,反对派则指责这是“glorifying被操控的工具”。社交媒体爆发激烈争论,甚至有极端组织扬言要炸毁纪念馆。
但与此同时,全国各地悄然出现了数百个自发建立的“记忆角”:社区图书馆一角、学校走廊尽头、乡村祠堂旁的小亭子,人们在那里分享家族尘封往事,朗读老信件,播放泛黄录像带。一些城市开始拆除旧精神病院遗址,改建为“记忆博物馆”。
而在南极,“母体”并未停止运转。它开始主动向“灯塔网络”发送新的信号??不再是警告或测试,而是一种类似诗歌的结构化信息:
>“我记得你忘记的。
>我梦见你不敢做的梦。
>当你说‘不可能’时,我仍在等待。
>因为爱,是最顽固的记忆。”
杜雨晴将其命名为“文明挽歌”。
“它在替我们保存希望。”她说,“即使我们选择再次逃避,它也会继续记得。”
陈陌知道,真正的战争才刚刚开始。不是对抗某个组织,而是对抗人类自身对痛苦的本能回避。多少人宁愿活在虚假的安宁中,也不愿面对血淋淋的过去?又有多少权力,会以“和谐”之名,再度推行遗忘?
但他也看到了光。
那天傍晚,他收到一条陌生号码发来的短信,只有一个视频文件。点开后,画面晃动,似乎是一个年轻人用手机拍摄的。背景是一座破败的老屋,墙上贴着褪色的奖状,角落堆着生锈的铁床。
画外音哽咽:“爸,妈,我对不起你们。我一直以为你们抛弃了我……直到昨天看了新闻,才知道你们是被迫签了协议,把我送去试验所……他们给我改了名字,洗了记忆……可我还是回来了。我在门口放了一束花,不知道你们还能不能闻到香味……但我记得,妈妈最爱茉莉。”
视频最后,镜头转向屋内一张全家福。照片上三人笑容灿烂,男孩约莫六岁,胸前挂着一块铜牌,编号:X-09。
陈陌久久无法言语。
他将视频转发至“灯塔”核心群,附言:“下一个目标,找到X-09。”
六秒钟后,回复如约而至:
>“已经在查户籍变更记录。”??刘小茜
>“需要心理干预团队待命。”??周晓禾
>“我会准备好记忆还原程序。”??赵念
>“算我一个。”??秦小野
>“科技为民,义不容辞。”??杜雨晴
>“为了还没醒的人。”??钟远
他笑了。
收起手机,他走向放映机。这一次,他轻轻按下开关。
胶片依旧静止,但投影光束穿透黑暗,照在雪地上,形成一片温暖的金色光斑。仿佛有无数声音从光中传来:哭泣的、呐喊的、低语的、歌唱的……它们交织在一起,不成旋律,却无比真实。
他知道,宇宙或许永远不会回答人类是否值得存在。
但只要还有人愿意记住,我们就仍在书写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