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会飞,但我带你走了很远的路。
>
>梦里还能见到奶奶,每次她都笑着递给我一碗韭菜饺子。
>
>天上的愿望箱是真的,它们变成了星星。
>
>至于厉不厉害……我不知道别人怎么定义,但昨天,我说出了我一直不敢说的话。
>
>那一刻,我觉得自己像个英雄。
>
>所以,谢谢你还记得提问。
>
>因为你问了,我才一直没停下寻找答案。
>
>??十二岁的你”
参观的孩子们驻足良久。有些悄悄抹眼泪,有些踮脚伸手,仿佛想触碰那些字迹里的温度。
放学后,林昭宁来到展板前,凝视着这两封信。她掏出手机,拍下照片,发送给苏晚。
片刻后,回复传来:
>“告诉孩子们,提问比答案更珍贵。
>
>怀疑比盲信更有力量。
>
>而最勇敢的事,从来不是完美地活着,
>而是在破碎时,依然选择写下第一个字。
>
>这就是我们坚持‘心灵书写’的理由。
>
>苏晚”
林昭宁把手机贴在胸口,闭上眼。她想起了自己第一次写信的情景。
那是二十年前,她还是个高中生。母亲因病去世三个月后,她在整理遗物时发现了妈妈日记本最后一页写着:“昭宁,妈妈知道你一直憋着没哭,没关系,等你想说的时候再说吧。”
那天晚上,她趴在床上,写了人生第一封信:
>“妈,我今天在学校哭了。同桌问我怎么了,我说没事。可回到宿舍,我把枕头捂在脸上,嚎啕大哭。
>
>我后悔没在你走之前抱你一下。
>
>我后悔说了‘您走好’而不是‘别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