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上,他遇见越来越多的“记忆行者”:盲童摇铃为战死无名者招魂;渔妇每夜在海边念逝者姓名,直至浪花托起微光回应;边关老兵用锈剑刻碑,一字一血,只为不让同袍沦为“阵亡数字”。
他也收到柳芽来信,信裹在一只飞来的泥铃之中:
>“老师,我们在西域发现十二座‘空城’,皆因战乱后政策清洗而被除名。现已建立十三座忆心亭,串联成链。红菱研制出‘忆音石’,可储存声音百年不灭;海舟绘制《失地志》,标记所有被抹去的地名;雪隼则潜入朝堂档案库,偷偷复原本应销毁的卷宗。
>我们不再是您门下的弟子,而是您播下的种子。
>若有一天您累了,请回头看看??
>那些曾经无声的土地,如今都在替您说话。”
柏青读罢,仰望星空。北斗七星静静排列,宛如一把永不生锈的钥匙。
他忽然笑了。
多年后,一位游方僧人在西北戈壁拾得半块残碑,上书:
>“此地原名‘归仁’,居民三百二十一户,因拒迁徙令而遭籍没。今唯余风沙呜咽,如诉如泣。
>幸有柏姓客至此,立木为亭,燃香三日,唤回众魂。
>其曰:‘人可死,土可荒,唯记得不可亡。’
>后人立此碑,不敢刻名,唯书??
>‘他曾来过。’”
而在遥远的桃村,每年清明,孩童们都会聚集在老桃树下,轮流朗读《我记得》日记本中的段落。其中一页写着:
>“真正的修行,不在斩妖除魔,不在飞升成仙,而在俯身拾起一片落叶,看清上面谁曾写下思念;在于听见一声无人回应的呼唤,然后走过去说:‘我听见了。’
>记得,是最温柔的法术。
>而你我,皆可施法。”
某夜,狂风骤起,桃树剧烈晃动,一朵花瓣飘入苏璃墓前的水碗。涟漪荡开,倒影中现出无数画面:忘川复苏、念城崛起、云隐重光、归仁立碑……每一处都有泥铃轻响,每一铃声后,都有一句低语:
>“我记得你。”
>“别忘了。”
>“我一直都在。”
风止时,星辰悄然移位,组成新的图案??既非北斗,亦非银河,而像是一串连绵不断的铃铛,横贯天际,熠熠生辉。
若有仙人路过此界,定会惊叹:这片土地没有惊天动地的神通对决,没有逆天改命的机缘奇遇,却有一种更古老的力量正在苏醒。
它不叫长生,不叫权力,也不叫永恒。
它叫**记得**。
而柏青的身影,仍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