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执掌五雷行两界 > 第五百四十一章 苍天已死黄天当立(第1页)

第五百四十一章 苍天已死黄天当立(第1页)

“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

这可是留在天夏历史上的名句,和“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石人一只眼,挑动黄河天下反”等等并列。

虽然黄巾起义。。。

顾昭正与众人说笑间,忽然眉心一跳,五雷令在识海中微微震颤,似有异动。他神色微凝,抬手按住额角,低声道:“又有煞气入令……但这股气息,不太一样。”

云扬嘴里还嚼着肉夹馍,闻言咽下食物,好奇道:“不一样?是更强了,还是更杂?”

“都不是。”顾昭闭目感应片刻,缓缓睁眼,“这股煞气带着一丝生机,像是……怨念与执念交织,却又夹杂着某种修行者的灵韵。不似凡俗戾气,倒像是??死而不散的道魂。”

方德道长眉头一皱:“道魂不散?莫非是哪位前辈修士坐化后,神魂未能归真,反而滞留人间,化作阴修?”

“有可能。”顾昭点头,“而且此人修行的法门,似乎与太平道有关。”

此言一出,满座皆静。

叶道长长放下手中卤肉,神情肃然:“太平道……若真是残存道魂,那便是两千年前黄巾余脉。当年张角兄弟以《太平经》立教,聚百万信众,虽被剿灭,但其道法并未断绝。只是历经朝代更迭,早已隐于民间,难觅踪迹。”

有执道长捋须沉吟:“若真有太平道传人尚存,且能留下道魂不灭,那此人修为恐怕极深。即便身死,残留意志也能影响天地气机,甚至借煞气重聚神识。”

“所以五雷令才会吸收这股煞气。”顾昭轻声道,“五雷正法本就克制邪祟、镇压阴魂,而这道魂中既有执念,又有道韵,恰好成了五雷令的‘食粮’。”

阳烁忽然开口:“冀省青云观那位老中医,会不会与此有关?”

众人目光齐刷刷转向他。

阳烁继续道:“法本道长说那老中医能用银针导血,救活脑溢血患者,手段近乎神通。而他体内真气运转方式,与寻常内家不同,更像是古传导引术结合符?之法。若他是太平道后人,那这道魂……或许正是他的师门长辈。”

“有道理。”顾昭眸光一闪,“既然如此,我们不妨走一趟冀省。”

“我也去!”云扬立刻举手,“正好我还没去过北方,听说那边的羊肉汤配上烧饼,香得能把人魂勾走!”

方德道长笑骂:“你就知道吃!不过此行确实不宜耽搁。若真有古道教遗脉重现,又涉及道魂不散之事,怕是有大劫将至。”

叶道长长站起身,拍了拍道袍:“那就即刻启程。我虽未修过太平道法,但《道藏》中有残篇记载,或可助你们辨明真相。”

一行人商议已定,当即收拾行装。顾昭唤来五雷令,将其悬于头顶,顿时雷光隐隐,护住众人周身。他掐诀念咒,口中低诵《召雷真文》,刹那间风云汇聚,一道青紫色雷霆自天而降,裹挟众人腾空而起,直奔北地而去。

飞行途中,昌易的声音再次在顾昭识海响起:“掌门!我刚从异界查到一条线索??你们要去的冀省青云观所在之地,百年前曾有一场大规模斋醮,主持者是一位自称‘承平子’的老道士。他在仪式最后一步时突然暴毙,临终前高呼‘太平未绝,吾道长存’!”

顾昭眼神一凝:“承平子……名字里带‘平’字,又自称传承太平之道,极可能是太平道嫡系!”

“没错!”昌易语气激动,“而且据当地志书记载,承平子死后,尸体三日不腐,面色如生,最终由弟子将其封入山腹石室,以符阵镇压。可二十年前一场地震,石室崩塌,尸身不知所踪!”

“原来如此。”顾昭喃喃,“难怪会有道魂游荡,煞气不断。那具尸体恐怕早已化作旱魃一类的邪物,借怨念维持残魂,暗中吸纳香火与人气修炼。”

云扬听得头皮发麻:“等等,你是说那老中医可能一直在跟一具‘活尸’学道?”

“未必是主动。”顾昭摇头,“更可能是无意中继承了承平子的遗泽。也许当年石室崩塌时,有些经书或符?流出,被那老中医所得。他天赋极高,竟凭自学摸到了门槛,练出了内息真?。”

“可这样一来,他就成了承平子执念的延续。”叶道长长叹息,“若是处理不当,不仅他会走火入魔,整个冀省都可能被卷入一场千年因果。”

说话间,众人已飞临冀省境内。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