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从大明王朝开始横推诸天 > 第208章 名扬九州推衍拳意 8200(第3页)

第208章 名扬九州推衍拳意 8200(第3页)

就譬如黄举天,身负太乙东华玉书的传承,他想要超脱魔门藩篱,定然需要一个有足够分量的存在,来同魔门体系相抗。

夺取天纲体系,借助玄门法统,另辟出一条路来,想必便是最好的做法。”

李云显、司马承祯两人闻言,俱是一凛。

天纲的根本,便在符箓二字上。

其实,此界天地元气的基本性质,都已被天庭诸位帝君,以大神通反复改造过,使其呈现方式,更加贴近符箓。

打个比方,在此方天地中,玄门弟子若是因循对应符法,想要引得元气流变,达成某种效果,亦或是呈现出某种物象,只需耗费旁门法度十分之三四的法力。

甚至于,根据修士所学根本功法的品秩,这种消耗还能进一步降低。

若是真有天资卓绝,精研玄门根本义理之辈,即便不修神通道术,只是日日参悟世间无穷胜景,都能从中悟得一篇篇通玄法诀。

这些帝君“留痕”,对玄门中人固然友好,却也阻碍了旁门炼气士以自己的方式,观测、诠释这个世界。

现如今,诸位帝君的状况已然不太妙,他们留下的道痕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扭曲,乃至异变,反倒是为魔门中人借势。

譬如九宫魔域,在这样的天地环境中,便极其容易展开,拟化域外星空,滋生魔头。

如黄举天、南方天魔这种根本法度脱胎于玄门的天魔,以及他化自在天主,甚至可以占据这些扭曲变异的“道痕”,从整个玄门体系的顶点,居高临下地切入,染化眷属。

其实,符箓三宗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

不过在他们看来,正因诸位帝君道痕交织、共鸣而成的‘天纲’存在,此界才未被彻底魔染。

纵然这些天魔,能够攀附其上,乘隙而入,可若是没了这些遍布天地,隐于种种元气,乃至根本法则中的“道痕”,此界局势只怕还要更为糟糕。

若是能够将对应的道痕弥补,那么这样的扭曲异变,也未尝无法挽回,东南二十四治,便基于这种想法,展开的一次实验。

不过,哪怕距离魔劫降临,已过去了许久,那些道痕都不曾有弥合的迹象,魔门反倒是一天天坐大,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之势。

渐渐的,在符箓三宗内部,尤其是在上清宗、阁皂宗里,出现了不同的声音。

如司马承祯便主张,干脆暂时放弃“补天”,转为集中力量,针对魔门,等除了这些魔崽子,再来考量这些事。

阁皂宗的杜光庭杜祖师,亦是司马承祯的支持者,但正一道张天师,却是力排众议,以盟主身份,压下了两位同道的意见,一意孤行,坚持推动“补天”。

他的理由也很充分。

玄门同魔门之争,最要紧处,就在两者根本法理对天地的诠释,而这一界周遭遍布帝君道痕,天然对他们有利。

只要能掌握地利,玄门便立于不败之地,比起镇压一个两个天魔,这才是制胜根本。

司马承祯和杜光庭,其实在那个时候,就隐隐有察觉,道痕之变,应当另有缘故。

但他们却无法将这种猜测斥诸于口,此界局势已可称岌岌可危,若是把这唯一希冀都给戳破,众弟子又如何坚持得下去?

并且,从心底深处,两人也不愿相信,诸位帝君留下的“道痕”,会为魔门所用。

可现如今,被徐行这么一分析,司马承祯却不得不抬起头,正视血淋淋的现实,并以一种前所未有的郑重态度,细细思索。

李云显、徐行也等待着他的答案。

司马承祯沉吟片刻,才道:

“即便天纲如今扭曲,但是以黄举天的修为,纵然再进一步,也无可能将之篡夺。

除非,此人再进一步,且有别的助力……”

徐行闻言,一手指天,了然道:

“这份助力,想来,便是天魔星了。”

司马承祯的目光,立时变得无比肃然。

到了徐行如今这个境界,很多事其实无需司马承祯等人解释,自己也能如刚才一般,从法理入手,看个七七八八。

现在在他眼中,所谓的天魔星,便是元始魔祖最初在此界的“留痕”,只是被上界帝君们联手封禁于此,凝化为一颗星辰。

而他们之所以要为此事,恐怕最大的目的,便是想要试着,用“天纲”将魔道体系,也包罗在内。

魔门有染化之功,玄门亦有敕封之法,玄门诸般法度中的道兵、力士,多半都是敕封异类而成。只不过,这种想法即便是在如今的徐行看来,也足称是不可思议。

“七世怨侣”之所以会在人间轮回转世,多半也是一种对魔道体系的探索。

以往天庭同此界联系紧密,诸位帝君不仅可以借助天纲对此界施加影响,甚至能够派遣化身下界,乃至真身转世来此,所以一枚天魔星,还出不了什么乱子。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