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数江流撞碎在这条“横截带”上,化为一片溅珠碎玉,又不断回滚,积蓄力量,向更高处攀升。
众人眼见这一幕,无不赞叹,引为绝景。
一拳落定,江流之下,忽地出现一片水底平原,地面澄澈透明,毫无泥沙堆积,恍如水晶琥珀。
透过这澄澈地面,便可见其中,还有无穷波涛翻涌,滚荡不休,水势之凶猛,比起外界的长江,还要胜过不知道多少倍。
最为可怖之处在于,这其中的癸水精气,已经积攒到了极限,好似永无止境地在水中激荡,化为重重无形雷光,交错迸发。
众人哪怕不走进去,只是透过夹缝一看,都能清晰发现,其中并无任何生命存活,只有不知几千几万重,压力无穷的水波。
饶是天生有控水权柄,身为山水正神的老龙君,面对这种状况,亦是面容一肃,心头更是沉重。
这些年来,他因旧日伤势,不得不闭关养伤,故此难以分出心神,摒弃一切干扰,详细探寻“龙涎口秘境”的具体情况。
如今一观,情况甚至比老龙王的预想,还要更为糟糕,不过时隔数十年,其中积攒的癸水精气,就已到了这种程度。
徐行神情却是丝毫未变,反倒是仔细端详这处秘境中,癸水精气衍生的种种气象,以及虚空结构产生的相应变动,一时颇有感悟。
虚空如水,震荡不休,这种形态,倒是与徐行学到的“拳殛虚空”颇为类似,细节精妙处,却还要胜过千万倍不止。
毕竟蒙赤行的武功,换算到此界,也不过是初入真人,对虚空法则的理解极其有限,自然比不过这演化了成千上万年的虚空界域。
徐行也是直到此刻才明白,为何此界虽是真仙高人辈出,却始终无法解决这个祸患。
其中一个原因就在于,这处虚空界域,已经同癸水精气深度结合,甚至呈现出一种奇特的“水性”。
想要将之彻底抹平,就必须经受住重重阻碍,无边无际漫涌的癸水精气、乃至虚空结构本身,都是这阻碍的一部分。
因此,即便是真仙级数的强者,想强为此事,用蛮力硬干,亦是绝无可能,只要一个不慎,便会将之引爆,酿成大祸。
在徐行看来,想安然平定“龙涎口”之祸,只有一个办法。
那就是令精通“水性”之人,用抽茧剥丝之法,将充斥其中的种种压力,一点点地消去。
但这种法子,固然不需要多强的力量,却要求主导者掌控力量的程度,强到恐怖。
徐行的拳意,便完美符合这个要求。
他的拳意乃是本心显化,无有一定之规,念动则至,甚至可以说,已经脱离了“掌控”的范畴。
更何况,徐行本就精擅“拳殛虚空”之法,又屡次横渡大千,对虚空结构的了解,胜过绝大多数困于此界的真仙人物。
他心念把定,又是一步踏出,身形疾旋,双手连环拍出,一刹那,周身便涌现出千万条拳影,汹涌而出!
老龙君本还以为,徐行在看过秘境后,会和自己商讨一番,再行动,再不济也要先打个招呼。
可谁曾想,他竟然当真说动手就动手,根本没有任何顾忌——难不成,这位教主,当真有万全把握?!
老龙君从法理角度来看,觉得应当没有这种可能性,但徐行的举动,却偏偏透露出无穷信心,好似手到擒来,令他深感矛盾。
不过,他也知道,从徐行出手开始,今日之事就已无回头路可走,便也只是饱提法力,严阵以待,没有做任何多余的事。
但是老龙君很快就发现了,徐行的出手虽然看似肆意,实则暗含法度。
他每一拳都在震荡身前的虚空结构,却又不是直接击穿,而是令其泛起褶皱,造成一波又一波的虚空“涡流”。
每一波涡流旋过,都同水世界中的一重震荡相互抵消,不造成任何连锁反应。
反倒是看似浑如一体,不分彼此的癸水精气和虚空结构,在这种妙至毫巅的震荡中,渐渐出现了分离、解体的迹象。
无论是谁都没想到,徐行的拳技,竟然强悍到了这种地步,刚柔并济四字,都不足以形容其中万一。
徐行此际,却已没有在乎身旁众人的感受,反倒是沉浸在这久违的“练拳”中。
徐行在大明世界练拳时,便时常深入海中,通过揣摩水流变动,来磨炼自身劲力,令拳劲能够细致入微,又变化无穷。
现如今,这处水世界虽然比寻常水流复杂了亿万倍,本质却一般无二,仍是一个相当难得的“试劲”对手。
在这种“试劲”中,徐行对“拳殛虚空”一式的领悟、掌握,完全是突飞猛进。
甚至于到了后面,徐行一拳打出,拳意已能模拟出三到四种变化,同时弥平多重震荡,举手抬足的神态,亦是越发轻松写意。
只不过,在众人看来,他的身形都像是被水波包裹,震荡不休,根本看不真切,简直像是要从此界破空飞去。
这种震荡不断扩散,待到中途,已经囊括了整个“横截带”,甚至带动了两侧河水,令其不断破碎成雾,四野一片白茫。
还有些雾气直冲上天,形成了一片水汽浓郁的厚重阴云,仿佛随时要降下一场瓢泼大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