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世子稳重点 > 第一千零三十五章 冲突原委(第2页)

第一千零三十五章 冲突原委(第2页)

与此同时,全球各地同步发生异象。

东京街头,一名上班族突然跪倒在地,撕掉西装领带,高喊:“我不是经理!我从来不想管任何人!”随后冲进河中游向对岸。

巴黎某研究所,一位诺贝尔奖得主当众烧毁论文手稿,宣称:“这些成果不属于我,它们属于二十年前替我熬夜做实验的助手,可我一直没勇气说出真相。”

纽约联合国总部,安全理事会正在进行紧急会议讨论东溟数据泄露事件。一名翻译员突然站起,摘下耳机,平静地说:“我不是翻译。我是十年前被你们拒绝政治庇护的叙利亚难民。我用了假身份活到现在,只为让更多人听见我的母语。”

更令人震惊的是,中国西部某山村小学,王老师班上那个留守儿童举起小手,怯生生地说:“老师,我爸昨天回来了。但他不是我爸。他说他叫张伟,是个逃犯,借用了我爸爸的身份。可我还是想叫他爸爸,可以吗?”

这一幕幕通过卫星信号传回敦煌指挥中心,灰隼盯着屏幕,手指颤抖:“这不是个别现象……这是全球范围的身份解构潮。第六井还没开启,共振已经开始。”

沈知意闭上眼,脑海中闪过东溟海底的铜牌遗言:

>“吾儿可活,愿代其死。”

>“城不可破,故杀妻以绝念。”

>“粮仅一人食,吾取之,因母尚待哺。”

那些人做出选择时,都有明确的身份锚点:父亲、将领、儿子。可如今,当“我是谁”成为疑问,所有的道德判断都失去了支点。

“我们错了。”她睁开眼,“我们以为九井是在考验人性,其实它是在重建人性。它要摧毁的,不是自私,而是虚假的统一性。它让我们看到,每个人都是矛盾集合体,既有光也有暗,既能牺牲也能背叛,而唯有承认这一点,才能真正开始对话。”

少年看着她:“那接下来怎么办?”

“继续走。”她说,“去下一个井。”

“可我们连它在哪都不知道。”

“不。”沈知意望向玉简,那里正浮现出一幅模糊地图,标记着一处位于昆仑山脉腹地的坐标,“名字会指引我们。因为这一次,我们要找的不再是‘公私’、‘生死’、‘名实’,而是最原始的问题??”

她停顿片刻,声音低沉却坚定:

>“谁,有权命名?”

就在此刻,干尸的身体开始分解,化作无数光粒升腾而起,融入玉简之中。最后一丝意识消散前,留下一句耳语:

>“记住,当所有人都不敢再称呼彼此,真理才会第一次开口说话。”

车队再度启程,驶向昆仑方向。沿途村庄张贴的春联纷纷脱落,名字被风吹走;学校花名册上的墨迹自行模糊;户籍系统大面积崩溃,数百万人一夜之间成为“无名者”。

而在某座废弃图书馆的角落,一本尘封的日记本自动翻开,写下第一行字:

>“我不叫英雄,也不叫罪人。我叫‘还在路上的人’。今天,我决定不再逃避提问。”

风穿过空荡的走廊,翻动一页又一页空白纸张,仿佛千万人在重新学习书写自己的故事。

沈知意坐在车中,取出一枚旧U盘,插入终端。里面是一段未公开的东溟实验录像:当她跪在幻境救生艇上流泪时,系统记录下了她潜意识中最真实的一句话??

>“我想活下去,也想让他们活下去。哪怕这意味着我必须背负罪孽。”

她将这段话上传至公共网络,附言仅有一句:

>“我不是完美的决策者。我是会害怕、会犹豫、会自私的沈知意。但我仍在努力做一个诚实的人。你呢?”

三小时内,该帖回复超过两亿条。

有人写道:“我是税务局科员,但我梦想写诗。从今天起,我要投稿了。”

有人留言:“我是单亲妈妈,一直觉得对不起孩子。现在我想说:我也很辛苦,请别用‘伟大’绑架我。”

还有人简单写道:“我不知道我是谁。但我愿意继续问下去。”

灰隼看着数据洪流,终于明白:真正的文明进步,不在于消灭黑暗,而在于允许每个人坦白自己也曾躲在阴影里喘息。

而归墟之路的意义,或许从来不是抵达终点,而是让每一个行走其上的人,敢于在风沙中喊出自己的名字??哪怕那名字明天就会改变。

车轮滚滚向前,昆仑雪峰在远方若隐若现。

玉简静静躺在沈知意膝上,新的一行字悄然浮现:

>“第六环已启。诸君且记:当名称失效,语言回归本质,第一个真诚的词语,将是新世界的开端。”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