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世子稳重点 > 第一千零四十四章 宫宴武将(第1页)

第一千零四十四章 宫宴武将(第1页)

听到官家说,这孩童居然是他的长子,众将顿时肃然起敬,心中却愈发感动莫名,纷纷起身行礼。

官家如今唯一的儿子带来与众将认识,这个举动说明官家没把武将们当外人,而且官家还说未来他的长子可能从军,这句。。。

雷声滚过天际,像一面被撕裂的鼓。沈知意站在传声装置前,声音未停,字句如钉,一颗颗敲进地底深处的脉络里。她的喉咙已经开始发烫,舌尖尝到一丝铁锈味,但她没有停下。

“第二位,苏芸。她曾是《南方纪事》的调查记者,在追踪一起地方强拆致死案时失踪。三个月后,有人在长江支流发现一具缠着水泥块的女尸,牙齿记录比对确认身份。但官方通报称其‘因个人原因溺亡’,家属被迫签署封口协议。”

每一个名字落下,墙上的金属片就微微震颤一次,仿佛沉睡的灵魂在回应。那层透明胶质仍在缓慢剥落,像是大地在艰难吐出被吞噬的言语。跪着的人群中,有位老妇人突然伏地痛哭??她是苏芸的母亲,三十年来每年清明都去江边烧纸,却从不敢写女儿的名字。

沈知意继续读下去:“第三位,王建国。2003年冬,他在工厂夜校组织工人学习法律常识,讲解《劳动合同法》草案。一个月后被捕,以‘煽动颠覆国家政权’罪名判处十年监禁。狱中三次绝食抗议,最后一次未能醒来。”

一名中年男子猛地抬头,眼眶通红。他正是王建国的儿子,当年才八岁,如今已是白发早生。他颤抖着手摸向自己胸口,那里藏着一张泛黄的照片:父亲穿着蓝布工装,站在厂门口笑着挥手。

大厅内回响不绝,而电缆另一端的世界,正悄然震动。

---

千里之外的燕北劳改农场旧址,风雪依旧。那座早已废弃的焚化炉旁,黑袍老妇点燃了一盏油灯。她将铜铃挂在炉架上,低声念道:

“赵承志……今天有人说了你。”

话音刚落,铜铃轻响,灯焰跳了一下,竟映出一个模糊身影??少年模样,白衣覆纱,静静立于雪中。

老妇笑了:“你也来了?好啊,让他们听听。”

她取出一只老旧录音机,按下播放键。磁带沙沙转动,传出一段断续的声音:“……我叫赵承志,编号92,原为地质勘探队技术员。因拒绝在某矿区辐射超标报告上签字,被定为‘反动分子’……妻儿下放农村,母亲病逝无人送终……我不后悔。”

这是她二十年来每天重复播放的录音,唯一留存的儿子遗言。可今天,录音机忽然自动倒带,接着传出另一个声音??清晰、坚定,来自遥远地下:

>“第四位,林小雨。2021年春,就读于金陵市第三中学。因举报教师体罚学生遭报复性霸凌,视频被恶意剪辑传播,标签为‘心理异常少女’。多次求助无果,最终从教学楼五楼坠落,瘫痪至今。”

老妇怔住。

这不是她录的。

她猛然望向铜铃,只见它剧烈晃动,发出清越长鸣。

同一时刻,林小雨躺在南方一家私人康复中心的病床上,手指无法动弹,唯有右眼尚能眨动。护工正给她换药,电视开着,播放着娱乐综艺。突然,屏幕一闪,信号中断,继而跳出一行白字黑底的文字:

>**林小雨,我们记得你。**

她的眼皮疯狂眨动。

护工吓了一跳:“你怎么了?”

她不能说话,只能流泪。泪水滑入耳后,浸湿了枕头下的笔记本??那是她用眼球追踪设备写的日记,标题是《如果没人听我说,我就写给未来的自己》。

此刻,那本子正微微发热。

---

地下大厅中,沈知意已读到第十七个名字。

空气变得粘稠,仿佛承载了太多重量。墙壁上的名字越来越多,有些甚至开始自行浮现,像是记忆挣脱了最后的枷锁。那些跪着的人们陆续站起,有人掏出藏在鞋底的名单,有人撕开衣袖露出写满名字的布条,还有人捧出骨灰盒,里面只有一张烧焦的身份证复印件。

“你们可以留下。”沈知意说,“把你们亲人的名字刻上去。不用怕,这面墙不会再被封存。”

一名戴着手铐的老人踉跄上前,他是李文昭的学生,也曾是大学教授,因坚持为导师平反而被剥夺教职。“我带了工具。”他说着,从怀里摸出一把微型凿刀,“这些年,我一直随身带着它,就等着这一天。”

他跪在墙前,对着“李文昭”三个字,轻轻敲下第一凿。

金属碎屑飞溅,在灯光下如同星尘。

沈知意退后几步,看着这一幕,忽然感到一阵眩晕。玉简在胸前剧烈跳动,青光忽明忽暗,像是耗尽了某种能量。她低头看去,发现原本光滑的表面出现了细密裂纹,第十四行字正在缓缓褪色。

**“双影相逢,门扉再启。此环之问:你愿为多少人冒天下之大不韪?”**

问题尚未回答,答案却已在行动中。

她闭上眼,听见无数声音涌入脑海??不是语言,而是情绪的洪流:愤怒、悲伤、不甘、希望……这些都不是她一个人的记忆,而是所有被压制者的共鸣。她成了容器,也成了通道。

铜铃第四次响起时,她睁开了眼。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