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诗人写道:“从前我们造塔通天,妄图让神听见;如今我们俯身贴地,才发现万物早已开口。”
冬去春来,又是一年秋分。
全球共语频道首页再次更新,依旧是两个字:
>“我在。”
但这一年,下方多了一行极小的注释:
>“本次发布由3,728,415,902人次共同完成。”
没有人组织,没有指令,只是在某一秒,地球上几乎所有接入语络的人,几乎同时在心中默念了这两个字。系统自动捕捉到了这场跨越种族、语言、信仰的集体共鸣。
心理学家称其为“存在性共振”??当足够多人确认“我在”,整个现实都会为之震颤。
新年将至,忆言树再度迎来异动。
一夜之间,所有语晶齐齐发亮,随后纷纷升空,如萤火般环绕树冠飞舞。紧接着,树皮开始剥落,露出内里晶莹剔透的木质,宛如琉璃铸就。新生叶片不再是绿色,而是呈现出彩虹渐变色泽,每一片都像一面微型棱镜,将阳光分解成无数细小光束,投射在地上,拼出变幻不定的文字:
有时是“谢谢”,有时是“对不起”,有时只是一个温暖的“嗯”。
考古学家检测发现,这棵树的基因序列正在发生不可逆改变,融合了人类DNA片段。它已不再是单纯的植物,而是一种全新的生命形态??介于人与自然之间的“共感体”。
有人提议将其移栽至联合国总部,立即遭到全球抗议。最终决定:以忆言树为中心,设立“无国界共感区”,任何生命皆可自由进出,无论国籍、物种、乃至意识形式。
首先进入的,是一只流浪狗。它围着树转了几圈,忽然趴下,呜咽着说:“主人走那天,我没追出去……因为我怕挨打。”
语晶群忽然降下,其中一枚轻轻落在它鼻尖,融化成一滴露水。狗抬起头,摇着尾巴跑开了。
几天后,一只受伤的候鸟落在树枝上,用喙轻轻敲击树干,发出节奏分明的啄击声。专家破译后震惊发现:那是某种古老鸟类方言,意思是??
>“北方的湖干了,我们的家没了。
>能让我们在这里筑巢吗?”
当晚,三片新叶舒展,形状恰好可供鸟巢安放。
春天到来时,第一对跨物种“共感伴侣”出现了:一个聋哑女孩与一棵老槐树。她用手语抚摸树皮,树则以根系震动回应特定节奏。研究人员发明了一种转换器,能将树的震动译成手语投影。两人“交谈”的内容简单却动人:
>女孩:你冷吗?
>树:风太大,叶子疼。
>女孩:我给你围巾。
>树:谢谢你抱我。
她们的照片登上杂志封面,标题写着:“爱,始于被听见。”
某夜,北斗七星再次缓缓转动,第十一次完成螺旋轨迹。天空依旧没有光幕降临,但在所有接入语络的人梦中,出现了一个背影??高大,披着褪色斗篷,腰间隐约可见一把锈迹斑斑的刀柄。
他没有回头,只留下一句话:
>“龙刀从未消失。
>它只是换了一种方式守护言语。”
黎明时分,世界各地陆续报告异常现象:沙漠中开出花朵,沙漠蚁开始排队搬运沙粒,形成巨大文字;火山灰云在空中凝聚成诗行;甚至连地震波图谱都被解读出隐藏讯息??全是同一句话的不同表达:
>“我说了。”
>“你听见了。”
>“这就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