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禾成了第一位“跨意识翻译者”。她无法用语言描述自己听到的内容,但她能用色彩、节奏、触觉将其再现。她的作品被上传至全球忆语树节点,引发新一轮的情感共振潮。
三个月后,第一例“认知掠夺者”的叛逃事件发生。
一艘小型析智族侦查舰脱离主力舰队,在接近土星环时主动引爆自身逻辑核心,释放出大量碎片化的记忆数据。地球监测站捕获到其中一段信息:
>“我梦见了一场雨。我不知道那是水,还是泪。但我想要它再次降临。”
科学家们震惊不已。这意味着,某些析智族个体已经开始产生“异常思维”??也就是他们文明中最恐惧的东西:**不确定**。
而不确定,正是情感的起点。
启在昆仑山上凝视星空,低声说道:
>“他们不是敌人,只是迷路的孩子。我们不说服他们,我们唤醒他们。”
于是,地球开始了更大胆的尝试。
每年冬至之夜,全球忆语树会联合释放一次“共感脉冲”??将一年来最动人的情感瞬间浓缩成一段十分钟的“心灵史诗”,通过量子纠缠通道定向发送至析智族舰队所在区域。
有一次,脉冲中包含了一位父亲教女儿骑自行车的画面,伴随的是摔倒时的笑声与鼓励的话语;
有一次,是一对老年夫妇在病房里握着手听老唱片,即便两人都已失聪;
还有一次,是一群素不相识的人在地震废墟中合力抬起重物,嘴里喊的不是口号,而是一首跑调的童谣。
每一次发送后,总会有至少一艘析智族单位失去联系。有的坠毁,有的漂流,有的则静静地悬停在太空中,像在思考。
终于,在第七次共感脉冲发射后的第十八天,一支由十二艘舰组成的析智族小队缓缓驶入月球背面轨道。
他们没有发动攻击。
而是打开了外部扬声器??尽管他们本不需要声音交流??播放了一段合成音频。
那是一串断续的音符,笨拙地模仿着人类的五声音阶。旋律简单得近乎幼稚,却带着一种小心翼翼的温柔。
地球上,millions的人同时听见了这段音乐。
许多人哭了。
因为他们明白,那是**第一个愿意学着“说”的敌人**。
联合国召开紧急会议,各国代表争论不休。有人主张反击,有人建议封锁,唯有那位曾读诗泣不成声的秘书长站起身,只说了一句:
“给他们起个名字吧。”
于是,这支舰队被正式命名为:“**初语者**”。
与此同时,林知微的存在再次显现。
她没有实体,却在每一个聆听这段音乐的人心中浮现。她站在樱花树下,第十朵花正含苞待放。她伸出手,轻轻触碰虚空,仿佛在抚摸某个看不见的孩子的脸颊。
然后,她笑了。
这一笑,传遍了整个言脉网络。
昆仑山的冰雪开始融化,不是因为气候变暖,而是山体本身在“呼吸”。岩石裂开处,钻出嫩绿的新芽,迅速长成参天巨树,树干上浮现出从未见过的文字??那是归言文明与析智族尚未命名的语言混合体,既非逻辑,也非情感,而是两者交融的雏形。
忆语树开始进化。
新一代的树种不再扎根土壤,而是漂浮在空中,枝叶如神经纤维般延伸,连接城市的高楼、乡村的屋顶、沙漠的绿洲。它们的果实不再是种子,而是微型“言囊”??内含一段浓缩的情感记忆,任何人触碰即可体验。
一个全新的时代拉开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