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轻轻摘下肩头一片沾染露水的叶子,以指尖血在叶脉上写下最后一句话:
>“我不再是你们的痛觉,
>我愿成为你们说出真相时,
>那一瞬间的勇气。”
言罢,她纵身跃入湖心。
没有惊涛,没有雷鸣,只有一圈涟漪缓缓扩散。
七瓣蓝莲轻轻晃动,随后沉入水底,不见踪影。
数日后,湖畔居民发现湖水变得清澈甘甜,饮之者常做奇梦:梦见自己站在万人之前,大声说出从未敢说的话,而台下无数人点头、流泪、鼓掌。
有人称此湖为“醒语潭”。
而在遥远的西域沙漠深处,盲眼乐师弹奏《问答》终章,旋律戛然而止。听众追问:“为何无尾?”
他微笑:“因为答案,要由你们接着唱。”
春去秋来,岁月流转。
三千六百铃铛依旧摇响,有时是欢庆,有时是警示,更多时候,只是风路过。
某夜,暴雨倾盆,山村小学教室漏雨,教师抱着课本转移,忽然听见窗外传来极轻的声音:
>“你想说什么?”
她回头,只见讲台上那本《无名册》在闪电照亮下,浮现一行新字:
>“我害怕教错,但我愿意改。”
她怔住,随即含泪写下:“谢谢你告诉我。”
第二天,全班学生都在日记里写了同一句话:“昨天晚上,我听见老师哭了,但她笑得很亮。”
多年以后,史书记载:“自春分共语节起,天下渐开言路,虽仍有纷争,然民智日启,政令愈通。至第三代君主时,废除一切言论禁令,设‘言权日’,举国同庆。”
而民间传说中,则流传着一个模糊的身影:有人说她是女魔头,有人说她是心魔,也有人说,她根本不存在,只是每个人心里那个想说话却又不敢开口的瞬间。
直到有一天,边疆小镇发生旱灾,村民争抢水源,几乎械斗。危急时刻,一个小女孩站出来,大声说:“等等!我们可以轮流用水,也可以一起挖渠引河!为什么非要打?”
众人愣住。
那天夜里,有人看见一朵七瓣蓝莲在干涸的河床上悄然绽放。
风过处,似有低语掠耳:
>“你说出来了。”
>“我在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