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十四亿国民的王国继承人 > 第25章 收服幼龙全大陆沸腾高水准(第2页)

第25章 收服幼龙全大陆沸腾高水准(第2页)

教育部召开紧急会议,宣布全面取缔“非标准化心灵教育项目”,并成立专项工作组,彻查FM14。0背后的组织架构。官方通报称:“个别人员利用心理疏导名义,制造社会情绪共振,存在潜在意识形态风险。”

林小雨的名字首次出现在内部通缉名单上,罪名是“煽动性言论传播与非法信息网络运营”。

但她早已不在原地。

她带着剩余的七台移动广播机,踏上横跨中国的流浪宣讲之旅。每到一处,便在一个废弃空间搭起临时说话角,邀请当地人讲述最深的秘密。她说:“我不是来救你们的,我是来让你们救自己的。”

在内蒙古草原,一位年迈的牧民跪在话筒前哭诉:“五十年前,我把弟弟推进冰湖,抢走了他的牛群……我现在每天梦见他在水下叫我。”

在重庆棚户区,一个拾荒老人颤抖着说:“我儿子是警察,抓了我三次。最后一次,他认出我,却装作不认识……我不怪他,我只是想让他知道,爸没偷东西,是为了给他买药才拿的药瓶。”

每一次倾诉结束后,林小雨都会按下录制键,然后把磁带交给听众:“如果你愿意听,请带走它。放到你能想到的最偏僻的地方??桥洞、树洞、井盖下面。让它继续走。”

这些磁带后来出现在意想不到的地方:西藏寺庙的转经筒里夹着一卷;广州地铁检修轨道旁发现密封陶罐;甚至有渔民从鲨鱼胃中取出防水录音盒,里面清晰播放着青海孩子的童谣。

它们不再依赖电力,也不需要网络。它们像种子,随风、随水、随命运漂流。

五月,初夏。

吴岩传来最新监测数据:全球范围内,已有超过两万名志愿者无意间成为“声音载体”。他们在梦中复述从未听过的话语,在写字时不自觉写下陌生句子。心理学家称之为“共感记忆综合征”,而民间则悄悄流传一句话:

>“墙选中了你。”

更令人震惊的是,某些地区的地震预警系统开始捕捉到一种奇特波形??频率介于0。5至8赫兹之间,恰好覆盖人类悲伤、悔恨、思念等深层情绪对应的脑波区间。科学家无法解释其来源,只能记录为“未知人文扰动”。

六月,长江流域暴雨连绵。

一场百年不遇的洪灾席卷中下游城市。通讯中断,道路损毁,数十万人被困。政府启动应急广播系统发布撤离指令,可许多偏远村落因信号盲区未能及时响应。

就在危急关头,各地陆续报告:老旧收音机自动开启,播放的不是官方通知,而是一段段温暖而坚定的声音:

>“别怕,我在听。”

>“你说什么我都信。”

>“你还活着,就是最重要的事。”

这些声音来自FM14。0的分布式节点,由灾民家属、志愿者、甚至已故者的亲友提前录制。它们通过自组网接力传输,在断电断网的情况下奇迹般存活下来,成了黑暗中的灯塔。

救援队后来回忆,有位老太太抱着一台锈迹斑斑的收音机不肯撒手:“这是我孙子去年录的,他说只要听见这个,就知道还有人想着我。”

七月,盛夏炎炎。

林小雨潜入一座即将拆迁的老社区。这里曾是工人新村,如今只剩十几户老人留守。她在废墟间架起一面简易说话墙,用碎瓷砖拼出“你说,我在”四个大字。

第一天无人问津。第二天,一位白发老太太拄拐而来,在纸上写道:“老伴走前没吃上一口西瓜,我一直觉得是我没买对时候。”

第三天,有个中年男人默默贴上一张发票复印件,上面写着:“这是我女儿车祸当天买的冰淇淋收据。她本来是要给我庆生的。”

到了第七天,整面墙已被密密麻麻的纸条覆盖。夜里,暴雨突至,人们以为一切都会被冲毁。可第二天清晨,雨水流尽后,墙上的字迹不仅没消失,反而更加清晰??仿佛墨水渗入了砖石本身。

工人来拆墙时,电钻刚触到墙面,整栋楼突然响起广播声,是林小雨三年前的一段录音:“每个人都有权说出真相,哪怕世界假装听不见。”

施工队愣住,领头的汉子摘下安全帽,掏出烟盒,在背面写下一行字,贴在墙上才肯动工。

八月,立秋。

一封匿名信寄到了联合国人权理事会。附件是一份长达三百小时的音频档案,标题为《十四亿种心跳》。其中收录了从2022年至2025年间,FM14。0收集的所有非敏感类倾诉内容,涵盖贫困、孤独、疾病、歧视、爱而不得、生离死别……

报告附言写道:

>“这不是统计数据,是血肉之躯的共鸣。

>当一个人敢于说出‘我不好’,社会才有机会变得更好。

>我们请求将‘自由表达情感’列为基本人权之一,

>因为压抑的代价,终将以暴力、疾病或沉默的死亡偿还。”

决议投票当日,五十六个国家支持,十九国弃权,十二国反对。最终,提案以观察性建议形式通过,命名为“林氏原则”。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