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文娱2000:捧女明星百倍返利 > 第426章 时间管理大师总给人惊喜(第2页)

第426章 时间管理大师总给人惊喜(第2页)

一位八岁女孩怯生生地举手:“老师,如果我说给奶奶听,她真的能听见吗?”

科学辅导员还没回答,教室角落的音响突然响起??一段苍老却温柔的女声,用闽南语轻轻说:“傻孩子,奶奶早就听见啦。”

全场哗然。技术团队紧急排查,发现这段语音并非预录,而是由“记忆星河”根据该女孩过去三个月上传的五十二条留言实时重构生成,情感匹配度高达98。7%。

“它学会了模拟。”李昭在远程会议上沉声说道,“不是模仿语气,而是捕捉一个人存在的本质??她的停顿方式、呼吸节奏、甚至思考间隙的沉默长度。现在,系统不仅能还原声音,还能‘扮演’声音背后的灵魂。”

“这太危险了。”一名伦理顾问皱眉,“我们正在制造一种数字永生假象。”

“可对他们来说,不是假象。”林澜反驳,“对那个小女孩而言,那就是她奶奶。重要的是她是否得到了安慰,而不是技术原理。”

争论持续到深夜,最终委员会决定:允许“声音种子”项目继续,但增设双重确认机制??每次生成模拟语音前,必须由至少三位亲属共同授权,并注明“此为情感推演结果,非真实亡者发声”。

尽管如此,请求使用“声音种子”的人数仍在激增。短短一周,全球申请量突破百万。有人想对孩子未出生的孩子说话,有人想向战争中失散的亲人告别,还有人只想留下一句:“对不起,我当时不该挂电话。”

而在南屿之外,变革正悄然蔓延。

首尔某家养老院里,一位失智老人每天都会对着一台红色录音机喃喃自语。护工以为他在胡言乱语,直到某天系统识别出他口中反复念叨的地名、人名和日期,竟拼凑出一段完整的历史证言??关于1950年冬天,他如何背着妹妹穿越雪原逃难的故事。这段语音被整理成纪录片旁白,在联合国人权大会上播放。

巴黎地铁站内,清洁工老让每晚收工前都会对着墙角说一句:“玛丽,今天我又扫干净了。”没人知道他是对谁说的。直到“记忆星河”AI助手偶然捕捉到这句话,关联到七十年前一场火灾遇难者名单中的同名女子。系统生成影像显示:一间花店,阳光洒在玫瑰上,年轻女子回头微笑,口型正是:“谢谢你,每天都记得我。”

老让听完录音后,哭了整整一夜。第二天,他在同一位置贴了一张纸条:“明天我还会来的,玛丽。店里很亮,花也香。”

与此同时,一股暗流也在涌动。

某国际科技财团发布声明,称“记忆星河”涉嫌非法采集人类意识数据,要求联合国介入调查。多家主流媒体跟进报道,质疑“情感投影”技术可能被用于心理操控或商业剥削。更有宗教团体宣称:“伪造亡者之声,是对灵魂安息的亵渎。”

压力之下,林澜被迫出席一场全球直播听证会。镜头前,她没有辩解技术原理,而是播放了一段视频。

画面中,一个独居十年的widower(鳏夫)坐在客厅,面前放着妻子生前最爱的茶杯。他颤抖着打开“声音驿站”APP,录下人生第一段语音:

>“老太婆,今天我把阳台的茉莉花剪了,晒了被子,锅里炖着你爱吃的红烧肉……我没偷懒。

>我就是……有点想跟你吵个架。

>你说过等退休了一起去桂林,结果你先走了。

>你真不讲信用啊……”

语音结束,房间陷入寂静。几秒钟后,系统反馈:“检测到高度情感共鸣,启动记忆投影。”

光影浮现:春天的桂林漓江边,两人年轻时的模样并肩而立,女人笑着回头骂他:“死老头子,还不快追上来!”男人咧嘴一笑,踉跄奔跑。

视频结束,林澜看着镜头,平静地说:“我们不是在复活死者,而是在治愈生者。如果连怀念都要被审判,那人类文明还有什么温度可言?”

直播间弹幕瞬间爆炸,#我在听#话题冲上全球热搜榜首。

风波渐息之际,文弟收到了一封匿名邮件,附件是一段加密音频。破解后,竟是阿公年轻时录制的一段独白:

>“小文啊,爷爷知道你总怕忘事。可你要记住,真正的遗忘不是记不住名字,而是不再愿意提起。

>只要还有人说起我,笑着说起我,骂着说起我,我就没走。

>所以,别怕提起那些疼的事。

>疼,说明你还活着;说,说明我还活着。”

他听着听着,泪如雨下。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