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扶苏穿成宋仁宗太子 > 130135(第10页)

130135(第10页)

“……啊?”妙悟瞪直了双眼:“纺车是道者的,怎么还能继续转动呢?”

扶苏无奈:“这我就不知道了。”

得问一脚踹翻妻子纺车的那个男人。他是什么力道什么角度。不过,这大概确实是个万中无一的巧合。不然,明明有千万台纺车,珍妮机为什么只在珍妮家发生?

苏轸轻拍了拍妙悟的手臂,当作安抚。她听得眼中神采熠熠,向往不已:“太子殿下,我记住了,我会去试试的。”

她低声想象道:“倘若一座纺车能同时纺八根线……”

那就是效率提高了八倍不止。对纺织业会带来什么样的变革,苏轸都有点儿不敢想象。也难怪太子殿下会说,任意办成一件功劳,就能换她婚事自由了。

“好,你尽管去试试。缺什么东西就拜托妙悟帮忙,或者直接告诉我。”扶苏忽然正色地看着她:“还有,我再说一遍,倘若此物真有现世的一天,功劳是功劳,到底要折算成什么兑现,需要靠你自己想清楚。”

是想换一门更显赫的婚事?还是干脆不结亲一个人单过?扶苏出于未来,是一定要阻拦苏轸和程家的婚事。没办法帮她做之后的决定。

不结婚,或许能自由自在一辈子,但也要承受起相当多的非议。这非议有的人受得了,有的人受不了。但那都是她自己的选择。

苏轸沉默了一下,忽然抿嘴一笑。

“太子殿下,您还真是奇怪。能让我这样的人有选择,明明是仁慈的恩赐,为何您反而三令五申地强调,仿佛自己是个坏人呢?”

妙悟微微张口。

似乎没想到友人这样胆大。

扶苏却被她问住,一时语塞了。

对呀,为什么呢。

“那就好。”过了一会儿,他说:“你觉得自己是有选择就好。”

苏轸从宫中回到府上,看着“苏府”的匾额心中竟生出恍如隔世之感。这个家里,她的另外两个亲人都不知道她刚才和太子殿下说什么。

好古怪,好蹊跷。太子殿下竟没问她一句父亲和弟弟的看法。只让她自己决定。

他当时张口又止,明明是想问来着。

难道连太子殿下也觉得,“未嫁从父”几个字不对吗?明明是四岁就通读了圣贤书,一举连中了三元来着。

那……自己,又要不要说呢?

苏轸吸了一口气,恰巧碰到从家中书房钻出门透气的弟弟苏轼。后者在檐下伸了个懒腰,一抻直就看到眼前大变活人,竟是自家阿姊:“阿姊,你这身衣装,是进宫去了吗?”

苏轸点头:“你何时出发,去云州县呢?”

“看王大人的意思吧。”苏轼说:“他是上官我总不能比他先走,显得我多勤劳似的。”

“不过,以后他就是知州,我作为通判负责找他的茬。可不能像以前那样言听计从了,得拿出态度来。”苏轼得意地哼哼了两声。

苏轸:“……”

以她对自家阿弟个性的了解,从前在《求知报》编辑部的时候,他也绝对不是个对上官言听计从的角色。

对素未谋面的王安石,苏轸忽然多了几分同情之心:从前往后都辛苦你了,王大人。

她突然好奇:“话说,你这样胡闹,阿爹他莫非从不教训你么?”

苏轼昂起头:“教训了也没用呀。阿爹和我谁不是第一次当官呐。”

苏轸:“你说得对。”

苏轼看自己姐姐仿佛得了金玉良言,恍然大悟的模样。摸不着头脑地摇了摇头。他刚才说什么了么?好像也没有吧。

“上任那天,我去送送你吧。”苏轸说。

“好哦。等我安顿好了,就来接你玩,阿姊你可一定要来,答应我的。”

“嗯,答应你的,绝不反悔。”

第二天,一架崭新的织机被运到了苏府的门前。据搬东西的内侍们说,这是他们公主殿下送给苏家小姐的礼物。苏家的仆婢们都不知如何是好,最后,还是苏轸出面,让内侍把织机搬到了自己房间里。

然后,她闭门不出一整天,纺出纱线,织成了一片布匹。又将这布匹送回眉山。

“是女儿的一点心意。”

面对父亲苏洵,她是这样解释的。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