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臣妻 > 5060(第26页)

5060(第26页)

萧峥原想问一下宋湄想吃什么,结果她说完话后就那么匆匆离开,说是健步如飞也不为过。

昨天祖母还说,她身体没恢复好,不能过多劳累,现下看来,大概好的差不多了。

接下来的几日萧观一直很忙,要么为了萧峥的科考做一些准备拜访几位夫子和大儒,要么就是为了五皇子的夺嫡大业四处奔走,基本白天都在外面,晚上回来很晚,也顺理成章歇在了书房。

宋湄得了清闲,有些人却渐渐坐不住了。

这日一早,王姒去往宁寿堂请安时,被萧老夫人留下单独谈话,话里话外她是大嫂,长嫂如母,家里没有母亲教导,就要靠着她这个嫂子提点一下宋湄,新婚夫妻总这么僵着不是个事儿。

王姒虽然心中多有不愿,但终归还是不敢反驳萧老夫人,硬着头皮把活接了下来。

等到回房之后,王姒才有些回味过来。

从前未出嫁时,母亲总耳提面命,日后一定要把管家的权力拿到手里,不能落于人后。她一向勤快,管家理账都是一把好手,结果干得越多事情越多,现在连小叔子房里的事情都要去管。

而宋湄体弱多病,什么都干不成,也不一味追求掌权之事,反而落得清闲,如今看来倒也不是什么坏事。

她和宋湄本来就不算熟悉,且又不是人家嫡亲的大嫂,说多了难免招人厌烦。

王姒开始发愁老夫人交代的事情该怎么办,等到下午取了账本看账时候才想起,宋湄似乎很喜欢看书,上次过去正院时看她手里一直拿着书看,便让巧珍找了几本夫妻相处之道的书,给她打包送了过去。

巧珍带着一脸外交式微笑将书册交给了宋湄:“老夫人让我们夫人叮嘱二夫人几句,我们夫人说,她想说的话都在这书里了。”

这年头,府里人说话都跟打哑谜似的,个顶个的隐晦。

宋湄有些疑惑,但还是点头接过了巧珍带来的书册。

前面几本是中规中矩的《女则》《女训》等教材,中间两册一个不知道哪里来的书生写的文章,分别是《女子以柔为美》和《女子当以夫为天》。

宋湄看到封面这几个字就生理性头疼,飞速将书本压在最底下。

而这其中最后一本竟然是部春宫,宋湄只打开翻了两页,脸颊就开始发烫。

这姿势,这难度,这场景……只能说,古人开放的时候是真放的开。

虽然萧观马上就要回京了,但萧峥经常过来用膳,万一让他看到……自己也不用做人了。

宋湄加了两层锁,将这几本书册一并放柜子最顶的方盒里,希望有生之年不要再看到它们,和离时候也不打算带走的那种。

五皇子那边事成之后,萧观就跟着车队离开。

他这次来得突然,走得也迅速,宋湄也是在他离开后才听到了消息,默默松了口气。

短短几日之间,她也算是体会了一把男主角父亲的阴晴不定。

通过这几日的接触下来,宋湄已经可以百分百断定,萧观这人不是什么善茬儿,想要在和离时占他便宜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宋湄又在无人处偷偷修改和离书的财产分割部分。

钱是一定要给萧观还回去的,他不要利息对她来说就是恩赐了。

接下来的时间里,宋湄过上了平静安稳的宅家生活。

萧峥的风寒好了,还是每天步行上学,偶尔天冷的时候宋湄就出门顺带捎送一程。

大概是觉得萧观那般冷待于她,甚是可怜,老夫人这几日对她反而比从前更加和气了几分。

天冷之后锐哥儿身体时有不适,萧老夫人便一视同仁,也一并免了大嫂王姒的请安,方便她在自己住处照看孩子。

这样一来,同样享有了免请安待遇的王姒心里更平衡了一些,和宋湄原本就缓和的妯娌关系更进一步,尤其在萧琳琅离开后,宋湄一个人在家也无聊,两人也偶尔在一处说话,再没了从前的剑拔弩张。

又过了几日,萧峥学堂休假,同学李维和徐知让都来家中商讨功课。

上次李维来家时总夸她人好,待萧峥好,还会接送他上下学,把同学们羡慕到不行。

宋湄也不白听李维的夸奖,听说萧峥的同学们都来了,就让小厨房准备了点心送过去。

她进到萧峥书房,发现几个孩子正聊得热火朝天,讨论着新转来周家学堂的一个新同学。

这个新同学名唤崔秉文,父亲时任都转运盐使司判官,虽然只是从六品,官阶算不得高,但却是个实打实的肥差。

崔秉文祖籍青州,准备明年报考县试,祖上和周家也有些交情,所以这会儿才会转学过来准备接下来的考试。

宋湄听得这几人对崔秉文的描述后,眼睛跟着闪了闪。

这是又有一个主线反派粉墨登场了。

李维和徐知让两人都是萧峥的好友,说起崔秉文的那些所作所为,都表示了强烈谴责。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