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最强狂兵Ⅱ:黑暗荣耀 > 第771章 格莉丝好久不见(第2页)

第771章 格莉丝好久不见(第2页)

小叶子听当地人说起,每年清明,她都会烧一堆纸钱,上面写满陌生的名字。“那是她记得的战士。”村长说,“有些连姓都没有留下,但她都记得他们的脸,记得他们临死前说了什么。”

小叶子找到她时,老人正眯着眼睛穿针引线,缝补一件褪色的军装。

“您还记得他们?”他轻声问。

韦阿婆头也不抬:“怎么不记得?有个小伙子,腿断了,疼得直哭,还问我‘阿姐,我妈做的饺子咸了吗?’我说‘不咸,正好’。他就笑了,说‘那我就放心了’。可他没挺过去……后来我每次包饺子,都少放半勺盐。”

小叶子沉默许久,终是掏出终端,请求录制一段她的口述历史。

老人摆摆手:“我不上什么系统。你要真想听,坐这儿,我讲给你。”

那一整个下午,她讲了三十七个人的故事。有的英勇牺牲,有的重伤退役,有的杳无音信。每一个名字背后,都藏着一段被岁月掩埋的温度。小叶子静静听着,不做打断,也不录音,只是用心记住。

临别时,老人忽然拉住他的手:“你是那个传说中的‘听见者’吧?听说你能把死人的声音传给活人。”

小叶子摇头:“我不是神,我只是个愿意倾听的人。”

“那就够了。”老人微笑,“有些人死了,声音还在;有些人活着,心却早没了动静。你能听见,就是恩情。”

他离开瑶寨那天,天空下起了细雨。山路泥泞,他走得缓慢。背包里多了一页泛黄的纸,是韦阿婆亲手写的名单??三十七个名字,按年代排列,字迹颤抖却坚定。她在末尾写道:

>“请你替我看看,这世上还有没有人记得他们。”

他将这张纸夹进《归途录》,如同安放一块灵魂的碑文。

数日后,他抵达广东沿海的一座渔港小镇。这里曾是他少年时代短暂流浪过的地方。二十年前,他曾饿晕在码头边,被一位老渔民救起,在船上住了半个月。老人不会说话,是个聋哑人,却用粗糙的手势和温暖的饭菜给了他最初的尊严。临别时,老人送他一双亲手编织的草鞋,又在他掌心画了个圆,指了指太阳,意思是:“你会好起来的。”

此后多年,他一直想找那位老人,却始终不知其名。直到近日,他在“回声地图”上发现一条匿名留言,坐标正指向这座小镇:

>“有个外乡孩子,冬天来过。我收留他半个月,走时送了双鞋。他眼睛很干净,像没见过坏事的样子。不知道他还活着吗?如果看见这条消息,请告诉我一声:你还好吗?”

小叶子看到这条留言时,心跳几乎停滞。他立刻动身,辗转乘船、搭车,终于来到这座已被现代化港口吞没一半的旧渔村。

老码头早已废弃,只剩几艘破船搁浅在滩涂上,被藤壶和锈迹覆盖。他沿着岸边打听,终于在一排低矮的棚屋中找到了那位老人。他已经八十多岁,头发全白,坐在门前晒太阳,手里仍在编草绳。

小叶子走近,缓缓跪下,从背包里取出那双保存完好的草鞋。

老人抬头,浑浊的眼睛猛然睁大。他放下手中的活计,颤抖着接过草鞋,翻来覆去地看着,忽然老泪纵横,猛地抱住小叶子,喉咙里发出呜咽般的声响。

那一刻,语言失去了意义。海风卷着咸腥的气息拂过两人,远处潮水拍岸,如同岁月的回响。

小叶子轻轻拍着老人的背,低声说:“我回来了。我都记得。”

当晚,他在老人家中住下。夜里,老人拿出一本破旧的相册,里面全是这些年他救助过的流浪者照片??有年轻人、有孩子、有神情憔悴的妇女。每张照片背后都写着日期和一句话:

>“给他吃了饭。”

>“帮他买了车票。”

>“让她睡了一觉。”

最后一张是空白的,只贴着一枚邮票,背面写着:“等那个穿草鞋的孩子回来。”

小叶子看着,久久不能言语。原来在这位聋哑老人心里,他也曾是一束光。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