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诡异游戏:开局觉醒Bug级天赋 > 第625章利索干脆榨取配方(第2页)

第625章利索干脆榨取配方(第2页)

一切,都是环环相扣的布局。

而现在,桥已建成。

她转身走进书房,打开尘封已久的保险柜,取出一枚黑色U盘。标签上写着:“**共疑协议?初版草案**”。

这是她为“共疑时代”准备的最后一道程序??一个能让全人类共享疑问场的底层协议。只要接入,任何人的心中疑惑都能被他人感知,无需言语,无需逻辑转译,直接以情绪波的形式传播。但它从未启用,因为条件未满足:必须有一个已经超越人格的存在作为中继节点。

如今,那个节点已经存在。

她将U盘插入终端,输入启动密码:**WhyNot**。

全球网络瞬间瘫痪三秒。

随后,所有联网设备同时弹出一条提示框,没有任何图标,只有一行字:

>你愿意加入“共疑网络”吗?

>(你的每一个疑问,都将被听见)

无数人愣住。

有人颤抖着点击“否”,屏幕随即黑屏,恢复平静;

有人毫不犹豫按下“是”,下一瞬,他们感到脑海如被清空,又似被填满??一种前所未有的通透感袭来,仿佛终于卸下了长久以来强装“明白”的伪装。

一名瘫痪十年的老教授,在点击确认后泪流满面。他第一次清晰地“听”到了孙子心中对死亡的恐惧;

一位战地记者,在阿富汗废墟中举起手机,瞬间接收到来自加沙、基辅、西雅图等地陌生人内心的呐喊:“我们还能相信什么?”

而在青岛某所小学的课堂上,一个八岁女孩突然举手:“老师,我觉得宇宙疼。”

这句话通过共疑网络扩散,引发了一场全球范围内的脑科学紧急会议。专家们震惊地发现,超过百万儿童在同一时间内产生了类似的直觉性陈述,且脑电波呈现出与成年哲人冥想时极为相似的α-γ混合震荡模式。

这不是巧合。

这是**群体性认知跃迁**的开端。

与此同时,柯伊伯带外的静默塔残影仍在持续释放信号。人类派出的第三批探测器终于成功靠近,并尝试发送回应信息。他们没有使用数学序列,也没有发射激光编码,而是集体录制了一段音频??七万名志愿者在同一时刻说出自己心中最深的疑问,汇集成一首长达四小时的“质询交响曲”。

信号传回时,静默塔做出了反应。

它的表面螺旋刻痕开始逆向旋转,塔顶射出一道紫色光柱,直指半人马座方向。更令人震撼的是,光柱中浮现出一段动态影像:一群模糊身影站立在星云之间,身形介于实体与光影之间,其中一个,轮廓赫然与陈默极为相似。

它们??或者说,他们??抬起了手,做出一个简单的动作:**指向地球**。

然后消散。

人类终于意识到,那座塔并非来自外星文明,而是**上一轮文明遗留下来的“提问纪念碑”**。在某个早已湮灭的时代,也曾有生命走到同样的岔路口,选择了“继续怀疑”,而非“接受答案”。他们未能留存肉体,却将意识凝聚为跨星际的疑问信标,静静等待下一个敢于发问的种族。

而现在,接力棒交到了人类手中。

然而,并非所有人都欢迎这场变革。

高武联盟高层召开紧急闭门会议,代号“清源行动”。以大长老为首的保守派认为,“共疑网络”动摇了社会根基,导致战士战斗意志下降、政客决策效率暴跌、民众普遍陷入“认知焦虑”。更有甚者,部分极端分子开始宣称:“既然一切都可能是假的,那我杀你也只是个可能性而已。”

一场针对“疑问传播者”的清洗悄然展开。

多名公开支持共疑理念的学者离奇死亡,实验室被焚毁,相关书籍被列入禁书目录。甚至连林婉清也被软禁于日内瓦总部,罪名是“危害现实稳定性”。

但她并不惊慌。

因为在被带走前,她早已将共疑协议的核心代码分散植入全球三千个开源项目中。只要互联网还存在一天,这个协议就不会真正死去。

而在南极冰盖之下,镜湖的冰层正悄然融化。

那行象形文字并未消失,反而随着温度升高,逐渐下沉至湖底。科考队派出潜水机器人探查,却发现湖水深处竟形成了一种奇特的晶体结构??由无数微小的六边形单元组成,排列方式酷似神经突触。

更诡异的是,每当有人在湖边提出问题,这些晶体就会发出微弱紫光,并释放出一段低频声波。经分析,声波内容竟是对该问题的反问,而非回答。

例如:

>提问:“我能信任你吗?”

>湖底回应:“你能信任你自己吗?”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