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后的傍晚,她主动拿起谭尧的手机,登录了自己的微博账号??那是她从未碰过的领域。她敲下一段文字,配图是一张泛黄的照片:五岁时的她坐在一架老旧电子琴前,手指笨拙地按下一个C大调和弦,脸上却笑得灿烂。
【我不是天才。
我只是从小就知道,有些路,必须一个人走。
我妈不是操控者,她是把我从深渊里拉上来的人。
我不怕质疑,因为我知道,我的每一个音符,都流过血、淌过汗、熬过无数个睡不着的夜。
如果你们非要真相,那就请听??
下个月决赛现场,我会用一首《Ballade》,告诉所有人,我是谁。】
她按下发送。
三分钟后,转发破十万。
当晚,央视文艺频道罕见插播一条简讯:“明日之星”全国青少年音乐大赛组委会宣布,因公众关注度极高,本届决赛将首次进行全网直播,预计观看人数超五千万。
风暴渐息,但暗流仍在涌动。
就在决赛前七天,李冉突然接到“明日之星”执行导演的私信:“周维安老师希望你在决赛夜加演一段即兴合奏,对方是一位特邀嘉宾??国际青年小提琴新星AlexChen(陈安澜)。”
李冉怔住。
她知道这个名字。陈安澜,美籍华裔,十四岁获帕格尼尼大奖,被誉为“百年一遇的小提琴奇才”。他极少参加国内赛事,此次现身,意义非凡。
“为什么是我?”她回问。
对方回复:“他说,想看看那个‘用灵魂弹琴的女孩’,能不能接住他的挑战。”
谭尧得知此事后,眉头紧锁。“即兴合奏最考验临场默契,而且陈安澜风格极难预测,他喜欢打破规则,甚至会在演出中途突然变调。”
“所以我更要答应。”李冉抬头,目光坚定,“如果连合作都不敢,还谈什么站在舞台上?”
谭尧凝视她许久,终是点头:“好。但从明天起,加训一项内容??双乐器配合模拟。”
接下来的日子,她们找来大量陈安澜的演奏视频,逐帧分析他的呼吸节奏、运弓习惯、情感转折点。孙教授还特意邀请了一位职业小提琴手协助训练,两人在琴房内反复磨合,尝试不同调性对接方式。
一次练习中,李冉试图以G大调引入,却被对方强行拉入E小调,导致和声冲突,整个旋律崩塌。
“他不会按常理出牌。”谭尧提醒,“你要学会在他破坏秩序的时候,重建秩序。”
“可如果他也想重建呢?”李冉忽然问。
谭尧一愣。
“也许他不是来拆台的,”李冉嘴角微扬,“而是来找一个能跟他一起疯的人。”
决赛前夜,城市下起了细雨。
李冉独自一人来到市文化艺术中心彩排。主办方破例允许她使用主舞台两小时。空旷的剧场内,灯光幽蓝,钢琴静静伫立中央,像一座等待唤醒的岛屿。
她走上台,没有立即坐下,而是缓缓环视四周。三千个座位,此刻空无一人,但她仿佛看见了未来的画面:掌声、泪水、闪光灯、欢呼与沉默交织的瞬间。
她打开琴盖,双手悬于键盘之上。
然后,闭眼。
第一个音落下,是《BalladeNo。1》的引子,缓慢而深沉,如同回忆开启。随着旋律推进,她脑海中浮现出这些年走过的路??母亲烧毁乐谱的那个雪夜、大子珊递来手抄谱时羞涩的笑容、暴雨停电夜里烛光下的盲奏、笔试考场中笔尖划过纸面的沙沙声……
每一个音符,都是记忆的碎片拼凑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