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大明第一国舅 > 第673章 奇人异士的苦恼(第1页)

第673章 奇人异士的苦恼(第1页)

马秀英来了,大家一点都不意外。

有人说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可是很多的女儿也都是惦记着娘家。

在众人行礼后,马秀英一脸的欣慰,“今日是我马家宗族大礼,诸位能来观礼,我在此谢过了。”

。。。

驴蹄踏过青石板,发出清脆的响声。马祖一路无言,只任晨风拂面,将思绪吹得愈发清明。他没有回府,也没有去太医院,而是径直往城西刑部大牢方向而去。他知道,陈守仁已被押入诏狱,但真正的审讯尚未开始??朱元璋素来疑心重,凡涉皇嗣之事,必亲掌其权,不会假手于人。而诏狱虽归锦衣卫管辖,可消息封锁极严,寻常人连靠近都难。

但他不是寻常人。

他是国舅,是皇后胞弟,更是曾三度为龙胎把脉、救过太子性命的“活神仙”。他在宫中行走的资格,比许多尚书都硬。更重要的是,他手中握着那份密奏,和那一小包乌心藤残留的药渣。这些东西,足以让任何一名御史跪着听他说话。

临近午时,他抵达诏狱外百步便停了下来。此处阴气森森,四周无人走动,唯有铁门后隐约传来锁链拖地之声。他并未贸然进入,而是取出一枚铜牌交予守门宦官。那宦官一见令牌,脸色骤变,连忙躬身引路。

“国舅爷,陛下昨夜已有口谕:非奉旨者,不得探视要犯。”宦官低声提醒。

“我不是来探视。”马祖淡淡道,“我是来问一句话。”

宦官不敢多言,领他穿过重重甬道,最终停在一间密室门前。室内灯火昏黄,陈守仁披发垢面,双手被铁链缚于墙上,肩胛处血迹斑斑,显然已受过刑。见有人进来,他缓缓抬头,浑浊的眼中闪过一丝惊惧。

“是你……”他喃喃道。

马祖走近两步,并未坐下,只是静静看着他:“十日前,你最后一次为临安公主诊脉,开的是‘安胎饮加减方’,对否?”

陈守仁嘴唇微动,却不答话。

马祖从袖中取出一张纸,轻轻展开:“这是你亲手写的药方底稿,与太医院存档一致。但问题不在这里。”他顿了顿,声音低沉如刀,“真正的问题,在煎药之后??乌心藤,本禁用之物,却出现在药渣之中。你说,是谁放进去的?”

陈守仁猛然摇头:“我没有!我从未见过此物!”

“那你解释一下,”马祖逼近一步,“为何你在三年前因用药失误被贬,却能在胡惟庸倒台后短短数月内复起?又是谁,向太医院提请将你调回公主身边当值?”

陈守仁瞳孔剧烈收缩,嘴角抽搐,似欲开口,却又强行忍住。

马祖冷笑:“你以为沉默就能保命?诏狱之中,最不缺的就是手段。我可以让你三天内开口,也可以让你死得无声无息。但我不想那样做??因为我知道,你不过是个棋子。”

他说完,转身欲走。

就在此刻,陈守仁突然嘶吼出声:“李……李七爷!是他让我改方的!他说只要照做,便可保我家小平安!”

马祖脚步一顿。

李七爷?

他脑中电光石火般闪过昨日马毓的话:“姑母说,这是做人的根本,咱们马家子孙,人人都得记在心里。”而教他背诵这段话的,正是“七叔”。

李祺佑,字子延,排行第七,族中唤作“七叔”。

一个年仅十二岁的孩童,怎会如此郑重其事地传授家训?除非……那是某种暗号,或是传递信息的方式。

更可怕的是,若李祺佑背后另有指使,那人极可能便是韩国公府的人??毕竟他是李善长之孙,李存义之子,血脉相连,根深蒂固。

马祖心中寒意渐生。

他原以为这场阴谋止于陈守仁,顶多牵连到胡惟庸旧部,可如今看来,真正的黑手,竟已伸进了马家内部,甚至借由亲情之名,悄然操控一切。

是谁让李祺佑接近马毓?是谁授意他传授那段奇怪的家训?又是谁,利用孩子天真无邪的身份,在不知不觉中布下眼线?

他不敢再想下去。

离开诏狱后,马祖并未直接回家,而是绕道去了城南一处偏僻医馆。这里是他早年行医时的秘密据点,只有极少数亲信知晓。他换下官服,穿上粗布长衫,又以药粉涂脸,略作乔装,这才推门而入。

馆内坐着一位白发老者,正在研磨药材。见他进来,也不惊讶,只轻声道:“来了。”

“师父。”马祖拱手行礼。

此人姓秦,名仲阳,乃当年太医院首座御医,因直言触怒朱元璋,被贬为民,隐居市井。马祖少年时曾拜其门下学医,得其真传。世人不知,马祖之所以能凭脉断生死,实则源于秦仲阳所授的一部《阴阳脉诀》,其中记载了许多失传已久的诊法与毒理。

“你查到了?”秦仲阳放下药杵,目光如炬。

马祖点头,将乌心藤之事简要说了一遍,又提及陈守仁供出“李七爷”一事。

老人听完,久久不语,最后才叹道:“乌心藤,非一人之力可成。此毒需配合‘寒髓散’长期服用,才能缓慢侵蚀胎元而不显异状。若无内应每日调整剂量,绝难做到。而且……”他顿了顿,“这配方,我曾在二十年前见过一次。”

马祖心头一震:“何处?”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