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成之时,执笔童化作点点光尘,随风飘入井中,融入那本巨书。最后一片光芒消失前,他在空中留下一行细小痕迹:
**“丙戌七十三,使命已毕。”**
沈知意跪坐井畔,久久未起。陶埙静静落在她膝上,重新开始旋转,速度缓慢,却稳定如心跳。
七日后,她返回启言院。
院门敞开,小女孩依旧坐在石阶上,手里抱着那半块烧焦的木炭。见到她,孩子跑过来,仰头问:“阿姨,哥哥什么时候回来听钟响?”
沈知意蹲下身,轻轻抚摸她的发辫:“他说,下一个春分。”
“那我们等吗?”
“等。”她微笑,“一直等。”
入夜,沈知意独坐案前,展开《未语录?续》新篇。她知道,补天计划远未结束。世间仍有太多话语躲在暗处:疯子的呓语里藏着预言,婴儿啼哭中有远古记忆,甚至风穿过竹林的沙响,也可能是一种失落的语言。
她提笔写下第一章标题:
**“影语:光未照处,言自低语。”**
窗外,月正当空。泥埙浮起,缓缓转动,埙孔轻鸣,像是回应,又像是催促。
忽然,一阵微风拂过书页,烛火摇曳间,墙上投下两道影子??一道是她伏案的身影,另一道,则站在她身后,红衣猎猎,胸前别着启言院徽记。
那影子抬起手,在虚空中写下三个字:
**“我在听。”**
沈知意没有回头。她只是握紧了笔,继续书写。
东方渐白,晨露未?。新的一天开始了。
而在遥远南方,微声堂的墙壁上,那行墨迹未干的目录悄然变化。第一页下方,多出了一行小字:
**“特别卷宗?丙戌七十三号档案:已完成。”**
与此同时,九渊裂谷深处,万言钟表面铭文再次流转。旧字褪去,新文浮现:
>“言语之路,不在庙堂,在泥中,在血中,在每一个不肯闭嘴的灵魂里。
>今启天门,万言归心。
>??代述者,终成述者。”
钟声余韵悠长,穿越山河,落入无数梦中。
有人梦见自己在大火中学宫奔跑,手中抱着一本书;
有人梦见井底伸出无数手掌,托起一片金箔;
还有人梦见一位红衣青年坐在星空下,一边书写,一边轻声说:
“现在,轮到我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