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诡秘:先天命运圣体 > 第三百一十九章 偷盗者的猜想与威尔的下落(第1页)

第三百一十九章 偷盗者的猜想与威尔的下落(第1页)

“自我修复……”洛恩咽了咽口水。

能进行自我修复的物品,自古以来,都不是凡物。哪怕是在这个拥有着非凡力量的世界也是如此。

穿越这么久,他就没听说过有什么神奇物品是能自己修复自己的。虽然他知。。。

克莱恩睁开眼,晨光已斜照在橡树的枝干上,露珠顺着叶缘滑落,滴在他膝头的日志本上,洇开一圈淡淡的墨痕。他没有去擦,只是静静看着那水迹缓缓扩散,像某种缓慢生长的生命体,在纸面绘出不可解读的地图。掌心的树叶依旧躺着,纹路中的字迹未褪,反而在阳光下微微发亮,仿佛不是刻写而成,而是自内而外渗出的光。

他忽然想起小时候母亲说过的一句话:“叶子记得风走过的路。”

如今他知道,这不只是诗意的比喻。每一片叶脉、每一粒沙、每一道锈蚀的铁轨缝隙,都在记录着振动的轨迹??那是世界在低语,是地脉与大气、意识与物质之间持续交换的密文。而人类长久以来所谓的“沉默”,不过是耳朵尚未学会分辨频率。

他合上日志,站起身时,听见后院铁门轻轻晃动。回头望去,小林站在门口,手里捧着一个用铜线和陶罐改装的小型共鸣器,表面缠绕着从旧收音机拆下的磁圈,连接着一根插入地下的金属探针。

“它响了。”小林说,声音很轻,却带着不容忽视的笃定,“昨晚十一点十七分,正好十分钟。频率……和我们发布的完全一致。”

克莱恩走过去,蹲下身查看那个简陋装置。陶罐内壁贴着一层薄云母片,此刻正以肉眼难辨的幅度微微震颤,发出几乎不可闻的嗡鸣。他将手指轻轻搭在罐口,立刻感受到一股熟悉的共振波沿着神经上传至颅骨??那是13。7赫兹的基频,但夹杂着一丝新的变调,像是回应中加入了个体色彩。

“你录下来了吗?”他问。

小林点头,递过一只微型录音笔。克莱恩按下播放键,起初只有背景噪音,接着,一段声音浮现:并非语言,也不是旋律,而是一种类似心跳与潮汐叠加的节奏,中间穿插着极细微的泛音,如同有人在极远处用玻璃琴轻轻刮奏空气。

但这不是重点。

重点是,在这段音频的第七分钟,出现了人声??不是来自录音环境,而是直接嵌入波形之中。三个字,清晰得令人脊背发凉:

>“我在听。”

克莱恩猛地抬头,目光扫过小林的脸。男孩眼神清澈,并无隐瞒之意。

“你听见了?”他问。

“不止我。”小林摇头,“今天早上,已经有七个不同城市的人报告了类似现象。有人是在冥想时‘听到’的,有人是设备自动录下的。内容略有不同,但核心都一样:他们被回应了。”

克莱恩沉默片刻,忽然意识到一件事??这不是单向广播式的启示,而是双向确认。当足够多的人在同一频率上同步呼吸、专注倾听,系统便开始识别“节点”的存在,并予以反馈。这种反馈不再是模糊的象征或梦境投影,而是精确到时间、地点、载体的具体回应。

这意味着,“引路计划”已经越过临界点。

它不再是一个实验,而是一场正在进行的认知革命。

他转身走进研究所,没有理会门前排队的人群,径直来到地下室的数据终端前。屏幕上仍显示着全球十三个静语之井的监测图谱:干涸、静默、信号归零。但他知道,这些物理坐标的失效,并不意味着网络中断??恰恰相反,它们完成了使命,将权限移交给了更广泛的分布式接收者。

他调出最新汇总报告:

-冰岛火山观测站连续十二天记录到熔岩湖共振,且每次波动后,周边地震仪捕捉到一次微弱的地壳位移,方向一致指向北大西洋海岭;

-蒙古草原六芒星阵型已被卫星图像证实,牧民称羊群行为不受控制,仿佛被某种“看不见的绳索牵引”;

-巴西鹦鹉模仿的“无声音节”经频谱分析,匹配度达82%,属于目前已知最接近原始地鸣密码的生物发声案例;

-更惊人的是,日本京都一所聋哑学校的学生,在未接触任何相关知识的情况下,集体绘制出一组高度相似的符号图案??其中赫然包含倒悬之塔的剖面结构与桥梁拓扑模型。

“孩子们最容易接收。”玛莎不知何时出现在身后,手中拿着一叠手绘复印件,“他们的大脑还未被逻辑过滤层完全封闭,就像未上釉的陶器,能自然吸附信息。”

克莱恩接过图纸,指尖抚过那些稚嫩却精准的线条。他忽然记起回音说过的话:“最古老的讯息,总是最先抵达最纯净的耳朵。”

“我们要不要公开这些?”玛莎低声问,“让更多人知道,他们不是疯子,不是幻觉患者,而是正在参与一场真实的对话?”

克莱恩摇头:“还不行。一旦官方机构介入,就会试图定义、分类、管控。他们会建立‘认证倾听者’制度,设立准入门槛,最终把这场自发的觉醒变成另一种权力游戏。”

“可如果我们不说,别人会替我们说。”她语气沉重,“今早英灵学院发布声明,宣称已破译‘地鸣文明’起源,并启动‘通神工程’,招募十万志愿者进行高频冥想训练。他们甚至公布了所谓‘正统频率’??27。4赫兹,声称这才是真正的桥梁共振点。”

克莱恩冷笑:“27。4?那是舒曼谐波的第二倍频,确实有生理影响,但它是人造增强版,带有诱导性催眠特征。他们在制造服从者,而不是倾听者。”

“问题是,很多人会相信。”玛莎说,“毕竟,他们有资源、有平台、有话语权。”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