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大秦镇天司 > 第868章 三眼青目魔赵洲天剑峡(第3页)

第868章 三眼青目魔赵洲天剑峡(第3页)

某日午后,她正在院中晾晒手抄的《鸣心集》,忽见远方尘烟滚滚。一队骑兵疾驰而来,为首之人披甲戴盔,却是女子,眉目英飒,腰间佩剑刻着“北疆戍卫”字样。

那人翻身下马,单膝跪地,双手奉上一只冰晶小瓶,瓶中封存着一抹幽蓝火焰。

“禀苏师尊,听寂峰地脉已彻底净化,李婉贞前辈亲手点燃此火,嘱我千里送达,并言:‘火种归处,即是故乡。’”

苏篱双手接过,指尖触到瓶身刹那,仿佛听见一声遥远的叹息,温柔而释然。

当晚,她在长明灯旧址点燃这簇新火,召集所有弟子围坐一圈。她没有讲话,只是缓缓吹起一首从未示人的曲子??那是她根据李婉贞口述记忆复原的《静音公主祭歌》,旋律低回如诉,似冰层裂开,似星河倒流。

当最后一个音落下,天空忽然绽开一片极光,瑰丽绚烂,映照千里。

据说那一夜,从岭南到辽东,无数人在梦中听见了一个女人的声音,轻轻说:

“谢谢你们,让我终于安静地……睡去。”

十年之后。

大秦境内,已有三百余座鸣心塔拔地而起,形制各异,却共通一点:塔顶无檐,四面开窗,任风吹过风铃,任人登高呼喊。每年“鸣心日”,全国钟鼓齐鸣,百姓可登台陈述心愿、控诉冤屈、表白爱意,无人阻拦。

苏篱已年过五旬,两鬓染霜,依旧清瘦。她不再频繁露面,常居苍梧岭授徒。但她写的《音律即人心》一书流传甚广,成为新一代思想启蒙的重要典籍。

一日,一位年轻官员来访,问她:“如今万民皆可言,可仍有谎言横行,仍有仇恨借言论之名肆虐。您可曾后悔当初推动言路开放?”

苏篱正在修剪紫藤,闻言停下动作,抬头望天。

良久,她说:“一棵树长大,难免有枯枝败叶。但我们不能因为怕落叶,就不让春天到来。言论自由不是终点,而是起点??它让我们看清,人性有多光明,也有多黑暗。唯有直面这一切,才能选择向光而行。”

那官员默然良久,最终拜谢离去。

暮色降临,苏篱坐在老槐树下,看一群小女孩围着阿禾学吹笛。她们的音准很差,节奏混乱,笑声不断。可那笛声飞扬在晚风里,毫无拘束,像一群刚刚学会飞翔的鸟。

她闭上眼,耳边忽然响起两个声音??一个是阿阮当年在地牢里刮铁栏的节奏,一个是李婉贞在水晶宫中嘶哑呐喊的余音。

两个声音交织在一起,最终化作一句无声的低语:

**“你还活着。”**

她睁开眼,嘴角含笑,轻轻举起陶笛,吹出了今天的最后一个音。

风来了,把那声音带向远方。

不知过了多久,远方某座新建的鸣心塔上,一个少年忽然停下笔,抬头看向天空。他刚写完一篇名为《我想改变这个国家》的文章,心中忐忑,正犹豫要不要署名。

就在这时,一阵微风拂过塔窗,带来一丝若有若无的笛声。

他怔了怔,随即展颜一笑,提笔在文末重重写下自己的名字。

夜色渐浓,星辰浮现。

大地之上,千万个声音正在苏醒。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