阎埠贵自己家的粮食定量不算低,但也高不到哪里去,家里孩子多,胃口大,定量显然没办法让他们敞开吃,每个月还得想著法用粮票去农村换红薯回来。
固然粮票换红薯这事,是阎埠贵抠门和精与算计,但未尝就没有这层原因在。
要是全院的定量一均摊,到时候他们家这么多胃口大的孩子,肯定是占便宜的。
多吃就是赚到。
可惜易中海、许富贵和刘海中这几家定量大户,都选择了不参加,阎埠贵原本的算计,自然也只能落空。
只不过。
让阎埠贵没想到的,是院里会算计的人,並不止他一个。
而且在他刚才的煽动下,显然也让一小部分家里条件比较差的住户,动了心。
“老何、老易和老许他们都不参加,这人都少了这么多,我看这公共食堂,也没有办下去的必要,要不这事还是算了吧……”
此时此刻。
向来无利不起早的阎埠贵,显然已经没有了办公共食堂的兴趣,自然找起了理由推脱。
“阎大爷,您刚才可不是这样说的。”
“就是,您不是说了嘛,只要我们把家里的锅和菜刀捐出来,就可以搞公共食堂,解决我们吃饭的问题?”
“为了咱们院的大炼钢任务,我愿意把家里的这些拿出来。”
“我也一样,这个月剩下的粮食,是我们拿过来,还是阎大爷您跟我们回家看看?”
“这公共食堂好啊,公共食堂得办!”
“连人家农村的公社都有公共食堂,咱们要是不办一个,那传出去多没面子。”
“阎大爷,杜大爷,我支持你们,咱们必须把这个公共食堂搞起来。”
“……”
在这些起了心思的几户人家上前,说出这些话的时候,刚才还主张和劝说大家搞公共食堂,参加公共食堂的阎埠贵和杜建国他们,此时已是骑虎难下了。
这些人说的这几句词,全是他们刚才他们说的。
而且刚才为了不落人话柄,阎埠贵还说了,这公共食堂得办,参加与否全看自愿。
如今何大清、易中海和许富贵他们不参加,却有另外的住户报名,如果就这样把他们拒之门外,不办这个公共食堂了,到时候他作为管院大爷的威信,就彻底没了。
“老阎啊,老杜,你们还愣著干什么?还不赶紧把这个公共食堂搞起来,真要是搞得有声有色的话,后面我看看情况,或许也就加入咱们院的公共食堂了,不过现在还不行。”
这时开口的不是別人,而是几个月前刚被街道办王主任罢免管院大爷位置的刘海中。
刘海中跟阎埠贵和杜建国,並没有什么过节,只是之前在“管理”四合院的合作上,並不算和谐与齐心。
特別是他们两个跟李红兵走得近,而之前刘海中在被王主任罢免的前一天晚上,曾经找李红兵认错,想要让他出面帮自己求情,不过李红兵没答应,第二天他就被罢免了。
要说报復李红兵,刘海中自然是不敢的,但心里面难免会有几分怨念,连带著对阎埠贵和杜建国,也看不顺眼了起来。
丟了管院大爷的位置,有机会的情况下,刘海中心里自然乐意看到剩下的阎埠贵和杜建国,也跟著倒霉。
自己爬不上去,就盼著让他们跌下来,这样刘海中心里就平衡了。
现在各种票证,很多物资不好买,但他工资高,手里头有钱,日子过得就是比院里的大部分人滋润,自然没必要跟他们搅和在一起。
加入公共食堂,对刘海中来说,没有什么实际好处,但別人未必。
刘海中只是缺了点政治智慧和政治敏感度,並不是个脑子彻底不会转弯的人。
这次阎埠贵和杜建国要搞公共食堂,刘海中虽然不確定他们的全部想法,但推己及人,再加上他对阎埠贵的了解,也看出了其中一部分的算计。
爭取表现这些就不用说了,阎埠贵可是个唯利是图的人,要是没点好处可图的话,很难看到他这么积极和殷勤。
这样的分析下,刘海中也想通了些关键的地方,並且在这个时候出言“帮了帮”阎埠贵和杜建国。
至於何大清、易中海和许富贵这几个老银幣,甚至比刘海中还早发现这些。
不过他们可狡猾的多,在拒绝加入之后,並没有落井下石踩阎埠贵和杜建国一脚,甚至傻柱和许大茂想要开口嘲讽几句,皆是被何大清和许富贵用眼神给制止了。
就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