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府上有位表小姐(快穿) > 294第 294 章(第2页)

294第 294 章(第2页)

阿阮取出那三封信,放在桌上:“这是五年前一位女医用命换来的证词。她叫林婉儿。她不是第一个为此牺牲的人,也不会是最后一个。但现在,我们不再沉默。”

她起身,目光扫过众人:“我要你们做三件事:

第一,将《战疫十诫》刻印万册,送往各州县学堂、医馆、村塾,务使妇孺皆知防疫之道;

第二,联合各地女医成立‘仁心会’,互通疫情情报,互援危难之地;

第三,向朝廷递呈联名奏章??请立《防疫法典》,明文规定:凡隐瞒疫情、投毒致疫者,不论官爵,一律按谋逆论处!”

“这……怕是触动太大。”有人迟疑。

“那就更大些。”阿阮声音陡然拔高,“让他们知道,如今执针的不只是男人,也不只是孤身一人。我们现在是一支军队,一支以仁心为甲胄、银针为刀剑的军队!”

掌声雷动。

三日后,三百余名女医联名上书,附带甘州疫情详录、李氏殉职医案、以及林婉儿遗信副本。奏章呈入宫中,三日未批。

第四日黎明,宫门忽开,内侍疾驰而出,宣召阿阮即刻入宫。

太极殿内,皇帝端坐龙椅,面色阴晴不定。案前摊着那份奏章,朱笔批注赫然写着:“妄议朝政,蛊惑民心。”

阿阮昂首而立,不跪。

“尔可知罪?”皇帝沉声问。

“臣不知何罪。”她答得干脆,“若说直言真相为罪,那天下皆罪人;若说为民请命为罪,那社稷已失其本。”

“你竟敢顶撞朕!”

“非敢顶撞,乃敢直谏。”阿阮上前一步,“陛下可知甘州百姓如何称呼臣等?他们称我们为‘活菩萨’。可菩萨救得了今日,救不了明日。唯有律法,才能护住千秋万代的性命安康。

林婉儿因揭发疫情而死,李氏因救治百姓而亡。难道非要等到更多女子倒在血泊中,朝廷才肯睁眼吗?”

殿内寂静如死。

良久,皇帝缓缓摘下冠冕,轻叹:“你说得对。朕……也曾眼睁睁看着亲人死于无知瘟疫。那时若有人懂烧水、洗手、隔离,或许还能多活几日。”

他提起朱笔,在奏章上重重写下四个大字:**准奏,速议。**

又加一句:“拟设‘惠民医政司’,专管全国防疫事务,由阿阮主理,裴砚协理,三年一任,直属天子。”

退朝之后,裴砚在宫门外等她。

“接下来呢?”他问。

“还有一件事。”阿阮望着宫墙深处,“我要找到林婉儿的骨灰。”

三日后,他们在西郊乱葬岗寻得一处无名碑,碑下埋着一只小瓷瓶,里面是半块烧焦的玉佩??正是林家女儿出生时由祖母亲手佩戴之物。据守坟老翁说,那夜有人冒雨前来下葬,只留下一句话:“她没名字,就写‘无名医者’吧。”

阿阮将玉佩贴身收好,带回枫桥盲女医馆。

她召集所有学生,在院中点燃三炷香,郑重宣布:“从今往后,每年五月十七日,定为‘医魂节’。这一天,我们要诵读《战疫十诫》,缅怀所有为医道献身之人,尤其是那位为我们铺路的林婉儿。”

孩子们齐声应和,声音清亮如泉。

当晚,阿阮伏案撰写一篇新文稿,题为《女子行医赋》: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岂曰无权?与子执刀。

>吾辈非求宠眷,但求苍生少苦;非争虚名,惟愿病者得救。

>银针所至,邪祟退散;仁心所向,天地昭彰。

>汝谓女子不可为医?吾以百死不悔答之:可为,必为,当为!”

此文传抄天下,竟引得数十位原本反对女儿学医的士族夫人悄然遣婢送女前来求学。

秋去冬来,长安初雪。

一日清晨,小禾突然出现在府门前,背着竹篓,脸上带着风霜之色,眼中却亮如星辰。

“阿阮姐姐!”她扑上来抱住她,“我考过了!江南医考,我拿了乙等!他们都叫我‘青溪坳的小神医’!”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