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娇妻人设也能爆改龙傲天吗 > 340晋江文学城首发(第3页)

340晋江文学城首发(第3页)

全场肃立,泪如雨下。

而在典礼最后一日,共命碑再次发光。这一次,碑文不再是零散遗言,而是一部完整的《万言录》,按地域、年代、主题分类编纂,堪称人类情感史的百科全书。更神奇的是,每当有人靠近诵读,碑面便会自动浮现与之共鸣的内容,仿佛能读懂人心。

苏砚站在碑前,听见身后脚步声。回头一看,竟是多年未见的赵文秀妹妹。老人已不再蜷缩,眼神清明坚定。

“我姐姐终于可以说话了。”她握住苏砚的手,“谢谢你,没有让她白白死去。”

苏砚摇头:“不是我做的。是她们自己挣回来的。”

当晚,他回到初心亭。月光洒落,铃铛轻响。他取出新日记本,在首页写下:

>“今日,一万两千三百四十七人开口说话。最小的五岁,最年长的一百零三岁。她们说了背叛、伤害、痛苦,也说了爱、希望、原谅。这个世界仍未完美,但至少,有人开始听见。”

写罢,他抬头望月,忽见天际又现光蝶。这一次,它们不再凝聚成句,而是分散飞向四方,落入千家万户的窗台、枕畔、掌心。

次日清晨,各地传来消息:有人梦见亲人归来,留下一句嘱托;有人发现祖母遗留的木匣自动开启,里面是一封写给未来的信;还有乡村小学的孩子们集体交上作文,题目统一为《我家的女人》。

其中一篇写道:“奶奶说她小时候被人叫做‘赔钱货’,不能上学,十四岁就嫁人。但她偷偷学会了写字,在灶台灰里练了一整年。现在她教我念诗,她说:‘丫头,你要大声说话,别像我,憋了一辈子。’”

苏砚读完,久久不能言语。

他知道,这场变革已脱离任何人掌控,成为一种文化基因的觉醒。女人不再等待被书写,她们自己执笔;不再祈求被看见,她们主动点亮灯火。

两年后,《她说纪略》第二卷出版,新增一百二十三位当代讲述者的故事。其中包括那位凉州农妇、四川苗族老太太、以及林九歌的康复日记。书末附录一条统计:自共述日设立以来,全国女性自杀率下降百分之六十八,家庭暴力报案率上升四倍,女子高等教育入学率首次超过男性。

又五年,联合国派遣考察团来访。团长在参观共命碑时感慨:“我们记录战争、灾难、文明遗迹,却常忽略最普遍的苦难??系统性失语。而你们,创造了一种新的纪念方式:不让死者沉默,也不让生者孤独。”

临行前,他问苏砚:“这种变化,真的可持续吗?”

苏砚带他来到一所乡村话疗站。正值傍晚,十几个女孩围坐一圈,轮流分享今日心情。轮到一个小姑娘时,她怯生生地说:“我今天……终于敢叫我爸‘爸爸’了。以前他总说,我是丫头片子,不配用这么亲的称呼……”

孩子们纷纷安慰她,有人递上糖果,有人拥抱她。窗外夕阳金红,映照着她们纯真的笑脸。

苏砚回头答道:“只要还有孩子愿意开口叫爸爸,这就可持续。”

回国后,联合国将“共述模式”列为全球社会治理创新案例,并命名为“**倾听革命**”。

而苏砚,在八十岁生日那天,收到了一份特殊礼物??一封来自外星球的无线电波信号。经破译,内容竟是用古汉语写成的一段话:

>“我们在光年之外,听见了你们的声音。原来宇宙中最强大的能量,不是核聚变,是说出来的话。”

科学家们震惊不已,唯有苏砚微笑点头。

他知道,阿穗说得对:话说出口,就再也收不回来了。它会穿越时空,抵达任何有耳朵和心灵的地方。

暮年,他常坐在初心亭读书。一日,孙女跑来问他:“爷爷,为什么大家都说你是英雄?”

他放下书,摸摸她的头:“因为我认识一个叫阿穗的女孩,她教会我:最勇敢的事,不是战斗,是说出真相。”

女孩眨眨眼:“那我也能成为英雄吗?”

“当然。”他笑着递给她一支笔,“只要你愿意写下第一句话。”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