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想重新定义‘该听什么’。”林晚指着地图上遍布的官方回声殿,“如果我们不反击,十年后,人们只会记得被允许的记忆。”
“怎么反击?”老兵沉声问,“难道要掀起战争?”
“不。”林晚摇头,“我们要让真实的声音,变得无法忽视。”
她提出一项计划:**百日千言**。
从即日起,发动所有民间回声亭,在一百天内收集一千段最具冲击力的真实告白,涵盖政治、宗教、家族、性别、阶级等各个层面。每一段都将被刻录在特制的“声玉”中,通过信标共鸣技术,同步传送到全国每一座回声设施。
“我们要让那些假装看不见的人,再也无法装睡。”
众人纷纷响应。
百日之内,惊世之言接连涌现:
-一位皇子在回声亭坦白,先帝并非病逝,而是被太后鸩杀,他亲眼目睹却保持沉默;
-一名僧侣揭露千年古寺地窖藏有三百具童男童女尸骨,用于“续命仪式”;
-一位工匠之女讲述,她家族三代为皇室铸剑,每完成一柄,就要献祭一名亲人灵魂镇器;
-最震撼的,是一位年迈太监在临终前嘶吼:“当今圣上,非先帝血脉!是我与皇后合谋,调换宫外婴儿!”
这些话语如雷霆炸响,震动朝野。
朝廷震怒,下令查封所有传播“谣言”的回声亭,逮捕“煽动者”。然而,当官兵冲进南岭时,却发现整片竹林空无一人,唯有十二座回声亭静静矗立,每座亭中都悬挂着一枚声玉,持续播放着那句最原始的召唤:
>“你还记得吗?
>你还敢听吗?
>你,愿意成为下一个守望者吗?”
声音交织成网,笼罩山林,竟使前来镇压的士兵一个个呆立原地,眼中流泪,口中喃喃复述起自己深埋心底的罪责。
带队将领最终扔下佩剑,跪地痛哭:“十五年前……我奉命屠村……一个婴儿爬到我脚边……我没杀她……可我也?救她……她就这么饿死在我眼前……”
那一刻,第十二信标再次大亮,光芒洒向京城。
皇宫深处,皇帝望着天象异变,脸色惨白。他召见谢无咎,怒斥:“你不是说可控吗?!”
谢无咎低头:“臣低估了……人性对真实的渴望。”
三日后,朝廷发布诏书,宣布废除“御听阁”,承认民间回声亭合法性,并承诺成立独立监察机构,审查历史积案。
林晚没有庆祝。
她独自登上南岭最高处,取出乌木簪,插入岩缝,将最后一块信标碎片嵌入其中。霎时间,天地共鸣,十二道光柱自各地回声亭冲天而起,在高空汇聚成一座虚幻的塔形??那是“言冢”的倒影,也是新的共忆圣坛。
她仰望星空,轻声道:“我不是来拯救世界的。我只是不想再看见有人因为说了真话,就被当成疯子。”
风起,叶落,铃声悠远。
多年后,当“百日千言”被编纂成典,列为国史必修篇目,孩子们在课堂上争论不休。老师提问:“如果有一天,你说出真相会失去一切,你还会说吗?”
教室寂静良久。
一个盲童举起手,声音清澈:
“我会。因为即使我看不见世界,我也要让世界听见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