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人在大隋刚登基,你说这是西游记 > 第503章 帝辛天喜星之主(第1页)

第503章 帝辛天喜星之主(第1页)

而此时,萧美娘觉察到了那股浩瀚的力量后,立刻便是双手结印。

其身后九尾摇动,似是要撕裂天地!

轰隆隆!

血焰巨浪轰然而临,天地寸寸崩裂。

萧美娘冷眸如刀,身后的九尾齐舞而动!。。。

晨雾未散,山道蜿蜒如蛇。玄奘踏着湿滑的青石阶下行,脚步沉稳,却无归处。他的身影在林间若隐若现,仿佛不是行于尘世,而是穿行于记忆与现实的夹缝之中。衣袍早已破损,肩头染着夜露与血迹混合的暗斑,可那双眼睛,依旧清明如古井映星。

他不回头,也不停留。身后忘经墟的光芒虽已融入天地,但他知道,真正的风暴才刚刚酝酿。朝廷不会容忍一个被撕开的伤口长久暴露在阳光下;那些靠谎言维系权力的人,必将以更狠厉的手段封喉灭声。

果然,第三日黄昏,他在一处荒村歇脚时,听见旅人议论纷纷。

“听说了吗?京畿十二州颁了《正风令》,说是有妖人伪造先帝遗诏,蛊惑百姓焚香祭逆,动摇国本!”

“不止呢,清忆司重开了‘涤心堂’,凡是家中藏有野史、族谱逾三代者,皆视为同谋,轻则流放,重则……九族连坐。”

“还有人看见织忆机残骸被运往洛阳,说是太史局联合天工坊,正在造新的??这次叫‘万念归一炉’,能把千万人的记忆熔成一道圣谕!”

玄奘静坐灶前,手中捧着一碗粗茶,听着这些话,面色不动,唯有指尖微微颤了一下。他知道,这不是恐吓,而是宣战。

但他们错了。他们以为摧毁的是文字、是碑刻、是口耳相传的故事;其实他们要抹杀的,是一种**觉醒的意志**。

而这意志,如今已如野火燎原,再难扑灭。

当晚,他宿于村外破庙,四壁漏风,梁上结蛛网。半夜忽闻??之声,睁开眼,见一名孩童蹲在神龛前,正用炭条在地上描画什么。月光斜照,玄奘看清了??那是他曾在忘经墟写下的铭文:“凡被遗忘者,皆有名姓。”

“你从哪里学来的?”他轻声问。

孩子吓了一跳,抬头看他,眼神清澈:“阿娘教的。她说,爷爷的名字不能忘,他是开元年间修河堤累死的,官府没给抚恤,连坟都没有。”

玄奘心头一热,缓缓起身,走到孩子身边坐下:“那你叫什么名字?”

“我叫李念祖。”孩子挺起胸膛,“娘说,念祖,就是不忘本的意思。”

玄奘笑了。这是他自踏上还忆之路以来,第一次发自内心的笑。

次日清晨,他留下半块干粮和一支炭笔,在墙上补全了那段铭文,并添了一句:

>**“名不可夺,心不可欺;记之所在,即为家国。”**

然后继续南行。

半月后,抵达江南水乡乌陵。

此地河网密布,舟楫往来如织,民风温婉,素来少言政事。但玄奘甫入城门,便觉气氛异样。街头巷尾张贴黄榜,上书《禁谣律》三条,严禁私议前朝、妄谈祖先功过,违者以“乱忆罪”论处。更有巡街吏卒手持铜铃,逢人便问:“汝祖何名?籍贯何处?”答不上者,当场拘押。

玄奘冷笑。这已非单纯的控制,而是对“身份”的系统性剥夺??当你连自己是谁都不知道时,便只能依附于朝廷赐予的身份活着。

他在一家茶肆落脚,听茶客低声交谈。

“昨夜西街陈家被抄了,就因为老爷子寿宴上提了一句‘曾外祖父是建安义军’,结果被人告发……全家关进了忆牢。”

“唉,现在连做梦都说梦话要小心。我表弟前些日子梦见自己跪拜一个穿黑袍的老头,醒来嘀咕了几句,竟被邻居听见,举报他‘潜怀异志’,送去洗忆堂七日,出来时连亲娘都不认得了……”

玄奘握紧茶杯,指节泛白。

就在这时,门外传来喧哗。一群差役押着个白发老妇走过,她双手反绑,口中塞布,眼中却毫无惧色。经过茶肆时,她猛地挣扎,挣脱塞布,嘶声喊道:

>“我儿名叫沈砚之,贞元八年进士及第,因上书揭露盐铁贪腐,被诬通敌,满门抄斩!我不求平反,只求有人记得他存在过!!”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